安陆市,湖北省辖县级市,由孝感市代管,武汉城市圈组成部分。 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总面积1355平方千米。 户籍总人口60.5万人,常住人口49.84万人。 截至2020年6月,安陆市辖2个街道、9个镇、4个乡。 周景王二十年(前525年),晋国灭陆浑,陆浑遗民奔楚,被安置在郧国故地,便称此地为“安陆”。1987年9月,撤销安陆县,设立县级安陆市。 汉丹铁路、安卫铁路、武西高速铁路(汉十高速铁路)、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公路)、孝昌—洪湖高速公路、316国道穿过安陆境内。 安陆市是国家园林城市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安陆市地区生产总值245.44亿元,比上年下降6.4%。其中:一产业增加值41.01亿元,增长1.3%;二产业增加值86.88亿元,下降15.5%;三产业增加值117.55亿元,下降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3:41.0:44.7调整为16.7:35.4:47.9。
发布日期:
2025-03-04 12:00:52
发布日期:
2025-03-03 17:53:53
发布日期:
2025-03-03 00:30:38
发布日期:
2024-03-01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1 08:00:00
安陆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介于东经113°19′~113°57′,北纬31°04′~31°29′之间。东与孝昌县为邻,南与云梦县、应城市接攘,西与荆门市京山市相连,北与随州市曾都区、广水市交界。东西长61千米,南北宽46千米,总面积1355平方千米。 安陆市
安陆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秦岭褶皱系东段南部和杨子准地台北缘中段,两者间主要以断裂为界。北部多表现为北西——南东走向的褶皱和断裂,并发育后期北东、北北东向平推断层,构造复杂。南部则属中、新生代形成的盆地和槽地,沉积主要表现为残余海盆的碳酸盐建造与陆相碎屑建造,是为云(梦)应(城)凹陷的一部分。岩浆活动以燕山期玄武岩喷溢为主。出露地层主要有中、上元古界,下古生界的变质地质。白垩系上统红色岩系和第四系在南部大面积分布。泥盆系——白垩系下统均缺失。
安陆市地处江汉平原北缘和大洪山、桐柏山延伸的低山丘陵交会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和东北部为海拔500~200米的低山丘陵区﹐中部形成岗地。南部为海拔35米以下的府河冲积平原。
安陆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日照2172.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17毫米,年均蒸发量1587.3毫米,年均无霜期246天。
安陆市分属府河水系和㳅河水系。府河水系,市内承水面积1201平方千米。沿横山、杨兴、李店一线以东,为㳅河水系,境内承水面积154平方千米。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120条,总长度690千米。其中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是紫石河100平方千米。流程最长的是柳林河,全长31千米。平水年地表降水资源14.5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年平均4.945亿立方米,枯水年3.69亿立方米,特枯水年1.55亿立方米。水库、塘堰总蓄水量2.7亿立方米。
安陆市有133个土种(156个变种)、分别归属5个土类、12个亚类、33个土属。
安陆市分为2个植被区:平原低丘人工植被区﹔高丘自然植被区。人工植被区主要是农作物植被区及水生植被区。自然植被是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区。植被区占安陆市总面积70.36%。林地占植被区面积38.4%,农田作物占植被区面积42.7%,成片草场占植被区面积18.9%。自然植被在植被区划上属鄂东北低山丘陵青岗栎、落叶栎类、马尾松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