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区,辽宁省辽阳市辖区,白塔区位于辽阳市中部,地处长大铁路以东,太子河以西。全区总面积24.58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69个社区,2个行政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白塔区常住人口为359401人。 白塔区因境内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辽代白塔而得名。曹雪芹故居也在白塔区内。白塔区是“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区”、“普及教育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0年,白塔区地区生产总值157.02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02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5.26亿元,下降4.3%;第三产业增加值131.74亿元,增长2.0%。
发布日期:
2025-03-12 11:49:47
发布日期:
2025-03-11 07:19:33
发布日期:
2025-03-10 02:58:21
发布日期:
2024-03-01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1 08:00:00
白塔区位于辽阳市中部,东临煤铁之城本溪,南界钢都鞍山,西接辽中,北依省会沈阳。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5′-123°40′;北纬40°42′-41°36′,总面积24.58平方千米。 白塔区
白塔区地处辽东低山丘陵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地貌类型齐全,分异规律清楚,层状地貌典型,地貌分区规整。地势由高到低,从中山、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台地到平原,层次分明,海拔由千米以上到50米以下,依次跌落,构成了东南高,西北低的同向倾斜缓降地势。
白塔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温暖少雨,多西南风,蒸发量大,日照时间较长,易春旱。夏季炎热多雨,盛行东南风,湿度大,降水集中,时遇北方气流,多有强对流天气。秋季降温缓慢,多晴朗天气,凉爽湿润,具有“一场秋雨一场凉,三场白露一场霜”之特点。冬季寒冷期较长,降水较少,严寒干燥,时遇寒潮北风雪。年年降水量平均为700-800毫米,其中夏季降水平均为400-500毫米。平均初霜日期为10月1日,平均终霜日期为4月22日,全年平均无霜期为16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