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满族自治县,隶属辽宁省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太子河上游, 总面积3344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本溪满族自治县下辖1个街道、10个镇、1个乡, 东与桓仁满族自治县接壤,东南邻丹东市宽甸县,南抵凤城市,西南邻辽阳市辽阳县,西靠南芬区、明山区、溪湖区,北接沈阳市、抚顺市抚顺县,东北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毗邻。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本溪满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230850人。 本溪满族自治县属长白山脉东南延续部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湿润气候区,季风和大陆性气候明显。 水系主要为黄海水系和渤海水系。 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 、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0年,本溪满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122亿元,增长1%;规上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9.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亿元;
发布日期:
2025-03-11 21:27:42
发布日期:
2025-03-11 17:12:03
发布日期:
2025-03-10 19:32:27
发布日期:
2024-03-01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1 08:00:00
本溪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太子河上游。 地处北纬40°48′50″~41°33′50″,东经123°34'53″~124°45'42″之间。东与桓仁满族自治县接壤,东南邻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南抵丹东市凤城市,西南邻辽阳市辽阳县,西靠本溪市南芬区、明山区、溪湖区,北接抚顺市抚顺县,东北与新宾满族自治县毗邻。 总面积3344平方千米。东西长62千米,南北宽85千米。 本溪满族自治县政府
本溪满族自治县大地构造单元位于中朝准地台上,次级构造属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河台陷区,辽阳——桓仁凹陷区的东侧。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地台形成阶段、盖层发育阶段和大陆边缘活动阶段。经历的构造运动主要有鞍山运动、吕梁运动、燕辽旋回、加里东运动、华力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中朝准地台在燕辽旋回中形成,在华力西、印支和燕山运动的作用下,再度形成地槽褶曲及盖层褶皱,并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大地不均衡缓慢上升和剥蚀,形成境内地质构造情况复杂的基本地貌。
本溪满族自治县(1张)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为长白山脉东南延续部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大小山岭240多座。主要山峰有韭菜顶子山、西大顶子、大凹岭、长砬子等,海拔均在1032米以上。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从东向西横贯全境,形成东起东营坊、兰河峪,经草河掌到南部连山关的东南屋脊地带,平均高度海拔600米。位于千山山脉南麓的草河城、草河口一带,为南部丘陵地带,平均海拔高度400米。本溪满族自治县中部为太子河大断裂带。两岸形成许多羽毛状的小断裂,构成以太子河谷为中线的沉积小平原,平均海拔不足300米。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山势较缓,平均海拔450米。
本溪满族自治县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湿润气候区,季风和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适中,雨热同期。本溪满族自治县年平均气温6.7℃,最热月平均气温23.3℃,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3.5℃,极端最高气温37.8℃,极端最低气温为-37.9℃。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初日为4月20日至30日,终日为10月2日至9日,其间隔日数为156—172天。本溪满族自治县年平均降水量781.8毫米,4-9月平均降水量663.7毫米,约占总降水量的85%。年平均相对湿度67%,部分林区可75%以上。无霜期为14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71.8小时,日照百分率54%。年平均风速为2.1米每秒。
观音阁水库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水系主要分为黄海水系和渤海水系。境内有长度在5千米以下的小河1297条,5千米以上的河流88条。 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河流密布,大小河流1297条,5千米以上的河流88条,其中较大的河流7条,分属于辽河流域的太子河水系和鸭绿江流域的草河水系。太子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全长413千米,流经县内173千米,流域面积2547平方千米。境内较大支流有清河、小汤河、五道河、小夹河和细河5条。本溪满族自治县河流夏季水量充沛,冬季水量减少,约有5个月的结冰期。地表径流年际及年内季节分布不均,7—9月为丰水期,其余各月为枯水期。山区河床比降较大,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13.54亿立方米。
本溪满族自治县土壤可划分为棕壤、草甸、水稻、沼泽4个土类,7个亚类、34个土属,59个土种。棕壤土类,又称棕色森林土,多由残积质和坡积质形成,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分布广、面积大,约占总面积的1/2以上,多在山地上,呈垂直分布。本溪满族自治县草甸土类土质为淤积物,分布在河流漫滩处,或冲积平地、山间平地。水稻土类,是由多种自然土壤种植水稻以后,在淹水灌溉的条件下形成的独特形态。分布地太子河两岸的清河城、碱厂、南甸一带。沼泽土类,分布在山谷低洼地区或地下水位高、有季节性积水的地方。有机质含量较大,多数被开辟成为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