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隶属四川省自贡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自贡市东北部,介于北纬29°19′30″—29°28′53″,东经104°44′08″—105°04′14″之间,辖区面积397.5平方公里。 大安区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征。 截至2018年,大安区辖辖11镇、1乡、4街道,区政府驻龙井街道。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安区常住人口为291645人。 大安区原属富顺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划归自贡市管辖。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由新挡镇(大文)改为自贡市第六区。1950年3—6月,由第六,七、九区合并为第三区。1953年,改称大坟保区。1955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改称大安区,1959年成立大安区人民公社(区级),直属自贡市。1961 年7月,恢复大安区建制。 境内有成自泸赤、渝昆高速公路绕城而过,川南城际铁路穿境而过。 大安区有自贡恐龙博物馆、燊海井(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山岭硅化木、发源井、桑海公园、青龙湖、葛仙山、牛王山、西山公园、川南古寨保三多寨、青莲寺、佛子寺、弘发寺、观音阁等景点。 大安区是江姐故里、恐龙之乡。 2020年,大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8.3亿元、增长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8%,农业增加值增长5.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0%、8.7%。
发布日期:
2025-01-27 15:00:40
发布日期:
2025-01-23 16:00:07
发布日期:
2024-11-19 10:40:19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大安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自贡市东北部,介于北纬29°19′30″—29°28′53″,东经104°44′08″—105°04′14″之间。东连隆昌县,南接富顺县、沿滩区,西邻贡井区、威远县,北与威远、内江接壤。辖区东西长36.9公里,南北宽23.1公里,辖区面积397.5平方公里。 大安区卫星图高清版大图
大安区地势北部和西北部较高,东部为缓丘,中南部较低凹,地形似向南开口的 “马蹄形”,并以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明显表现出三个夷平面。平均海拔330米左右,海拔在400米以上高丘有80余处,最高海拔大安寨451米,最低点回龙镇红珠村沱江出境处海拔270.3米。大安区境内地貌以构造剥蚀地形、剥蚀侵蚀地形和侵蚀堆积地形组成。地表丘陵错综起伏,沟谷纵横切割,形态为馒头丘、卓状丘、脊状丘、鸡爪丘。沟谷以开阔的 “U”字形、 “箱”形谷为主,丘间冲、沟、扁、垇、谷交错,主要表现为山丘、缓丘、沟谷、平坝河漫阶地。
大安区土壤有红壤、棕壤、褐壤、黑壤4个类型。农业耕地土壤分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4个土类,6个亚类,8个土属,24个土种。水稻土类,水稻土类分3个亚类,4个土属,11个土种。主要为冲积性水稻土、紫色土性水稻土、黄壤性水稻土,占耕地面积37.68%,其中以紫色中性水稻土为主,占34.63%。冲积土类,冲积土有黄壤性冲积土、暗紫色泥土2个土种,占耕地面积0.65%。紫色土类,紫色土有河流冲积土、棕紫泥土两个亚类,两个土属,9个土种。占耕地总面积55.45%,其中棕紫色泥土占54.64%。是区内主要农耕地。黄壤土类,黄壤土以沙黄土为主,分沙土、半沙半泥土2个土种。占耕地总面积5.95%。
大安区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征。也有干旱、洪涝、大风、秋绵雨、低温等主要不利气候因素。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寒潮来时常伴有 “干风”。3月连续4天以上平均气温小于12℃的低温,年频率为0.8%,常有春旱出现。夏季,控制大安区的气压系统主要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初夏,5月连续3天以上小于20℃的低温,夏雨较集中,有时成灾,夏、伏旱交错出现。风向以偏南风为多,平均风力2级左右,雷雨时伴有阵性大风。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历年7月下旬至 8月上旬,平均大于35℃的盛夏高温日数有15天(俗称秋老虎),常有伏旱出现。9月有连续3天以上小于20℃的低温,同时又有秋绵雨。冬季,冬干少雨,常有冬干出现,风力微弱,平均风力不到2级,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7.5℃,具有冬暖的特征。
大安区境内平均丰水年径流深370毫米,年平均径流量1.44亿立方米。P=50%,年径流量1.34亿立方米;P=75%,年径流量0.99亿立方米;P=95%,年径流量0.61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河流46条,总长247.11公里。面积2.49万亩,属长江流域之沱江水系。沱江,古名金川、雒水、中江、内水,发源四川盆地西北边沿九龙山南麓。上源名绵阳河、石亭江、湔江。都江堰引岷江水系的清白江、柏系河、毗河亦汇入沱江而成双生河流。金堂县以下始称沱江。全长655公里,流域面积2.8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19立方米/秒。境内流域面积14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50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110亿立方米。由西北向东南流,进入中南部至泸州入长江。双龙桥河,源于何市镇双龙桥水库,横穿牛佛镇东流至沱湾街口公路入沱江,长约10公里。三岔河,上游分三源,分别在隆昌县斧光乡、黄家场、复兴乡,故名三岔河。从牛佛乡入境,又受永新龙骨山小河水,在富隆桥下入沱江,全长15 公里,境内5公里。陈家桥河,源于回龙镇北部,经回龙前进村陈家桥入沱江,长约4公里。釜溪河,为沱江一级支流,由二级支流旭水河与威远河在凤凰乡双河口汇合后,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市区和凤凰、红旗、和平乡后,在富顺县李家湾注入沱江,多年平均流量63.68立方米/秒。威远河,为釜溪河一级支流,发源于荣威高地北部相龙山,流经威远后,在新民镇詹家村入境,由北向南流经新民镇、凤凰乡,在双河口与旭水河汇合而成釜溪河,全长102.7公里,境内长20.6公里。旭水河,为釜溪河一级支流,发源荣县九宫山余脉,流经荣县、贡井区后,在凤凰乡双河口与威远河一道汇集成釜溪河,境内长4.7公里,水域面积1324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