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隶属于山东省泰安市,地处泰山之阳、汶水之滨,居齐鲁腹地,北依省会泉城济南,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介于北纬35°52′29″—-36°28′36″,东经116°50′26″—117°28′16″之间。南北长66千米,东西宽56千米,总面积917.2平方千米 。全区辖9个镇、2个街道,471个行政村(社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岱岳区常住人口675161人 。 岱岳区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地、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是古文明“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的美誉;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在此留下了“中央之美者,有岱岳”的咏叹。 2019年,岱岳区实现全区生产总值(GDP)33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0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104.0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88.6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1:32.1:54.8优化为12.6:31.1:56.3 。
发布日期:
2025-03-04 10:30:00
发布日期:
2025-03-04 10:30:00
发布日期:
2025-03-03 21:4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1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1
岱岳区地处泰山之阳、汶河之滨,居齐鲁腹地,北依省会泉城济南,南临孔子故里曲阜 ,介于北纬35°52′29″—-36°28′36″,东经116°50′26″—117°28′16″之间,南北长66千米,东西宽56千米,总面积917.2平方千米。 岱岳区政府
岱岳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区内地层分布较广。早古生代地层——寒武、奥陶系、呈条块分布于区内,太古界泰山岩群在东部山区出露较多,石炭、二叠纪地层和侏罗、白垩纪地层几乎无出露,第三纪地层有零星的露头。岱岳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出露地层有太古界泰山岩群、早古生代地层——寒武、奥陶系、石炭—二叠纪地层、侏罗—白垩纪地层、新生代地层。岱岳区内泰山岩群主要发育在东部化马湾一带,出露较完整。层序自下而上可分为孟家屯岩组、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和柳杭组,呈不规则残留体,条带零星分布于晚太古——早元古代侵入TTG岩系内,为一套碎屑岩——火山岩沉积建造。
岱岳区大地构造具有以断裂活动为特征的断块构造性质。区域内地质构造属于鲁西旋卷构造体系,有四条晚近期地质时代多次构造活动形成的弧形大断裂从区境内穿过。有泰莱断裂弧、新泰断裂弧、南留断裂弧和肥城断裂弧。区域性断裂活动的影响使区地貌发育更加复杂,从而形成地势起伏较大,山、丘、平原俱全的复杂地形。又由于山区长期被侵蚀和河流的贯穿分割作用,从而形成山区陡峭高俊的弧峰深谷和周围起伏如波的群山。
岱岳区地处鲁中山区,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岱岳区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一级河大汶河。岱岳区地处汶河中上游,除西北边境有流域面积5.5平方千米的一条小河流入济南市长清区北大沙河外,其余河流均属汶河水系,总流域面积为1720.25平方千米。境内流域面积5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0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16条。较大河流有8条,主要有大汶河、瀛汶河、石汶河、淘河、泮汶河、柴汶河、漕浊河、康王河。大汶河为本区最大河流,在东平入黄河,全长208千米。各分支河流牟汶河、嬴汶河、石汶河、泮汶河控制了区东部、北部及中部的广大流域面积;区之南部有柴汶河;西部道朗一带是康王河的上源;西南部由漕河控制。各支流上源都属山间河道,河岸稳定,河床宽50米左右。主流流经平原,两岸大部分为耕地,河床宽500—1000米,多为平原河道特征。
岱岳区土壤共分3个土类。棕壤9.61万公顷;褐土4.57万公顷,砂姜黑土5363.67公顷。 大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