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是蒙古语“金色的世界”的意思。 德令哈市建政于1988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德令哈市辖3个街道、3个镇、1个乡,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 市区海拔2980米,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汉等19个民族,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德令哈常住人口为88227人。 德令哈市境内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6个品种、65个矿床,其中已探明的石灰石储量在7亿吨以上,可利用价值较高。市区以南30公里的尕海湖,蕴藏着丰富的天然卤虫资源。2019年,德令哈市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73316万元。 市区以西40公里的柯鲁克湖,盛产草鱼、鲤鱼、鲫鱼、闸蟹、虾等水产。境内有柏树山、黑石山水库、“外星人遗址”、怀头他拉岩画、“褡裢湖”等旅游景点。 2017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并发布公告,批准2017年度计划摘帽的德令哈市退出贫困县。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发布日期:
2025-03-13 16:40:06
发布日期:
2025-03-13 13:30:55
发布日期:
2025-03-13 10:30:23
发布日期:
2023-02-09 21:39:46
发布日期:
2023-02-03 20:14:4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德令哈市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理位置处于东经96°15′~98°15′,北纬36°55′~38°22′之间,平均海拔2980米,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 ,其中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详情
德令哈市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在地貌单元上分属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大地构造上属秦岭昆仑祁连地槽褶皱系的一部分,为中新代凹陷盆地。盆地中心大致沿37°20′(即宗务隆山前地带)的纬向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构造运动的性质,该断裂线以北的盆地西部和盆地东北部,自第三纪以来,一直缓慢上升,形成主要有第三系和中下更新统砂岩组成的丘陵带。盆地南部剧烈下沉,是第四系的主要堆积场所,厚达1200米,形成由上更新统的近代洪积、冲积及湖积层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2022年1月23日10时21分,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北纬38.44°,东经97.37),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距离青藏铁路德令哈站124千米,德令哈市震感强烈。
德令哈市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具有高寒缺氧、空气干燥、少雨多风、年内四季不分的特点。德令哈市地处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阳光充沛,日光辐射量为160-175大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为3554小时,
德令哈市德令哈地区主要河流:巴音河、白水河、巴勒更河。德令哈市面积较大的湖泊有四个:哈拉湖、柯鲁可湖、托素湖、尕海湖。面积分别为617平方公里、57.96平方公里、140平方公里、32.5平方公里。 巴音河:内陆河,属克鲁克湖水系,总长全长326公里,流域面积7462平方公里,上游有9条支流,年平均流量10.4立方米/秒;白水河:全长15公里,比降1/25,集水面积5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6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205亿立方米;巴勒更河:全长66.5公里,比降1/66,集水面积88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7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237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