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由河南省直管,南阳市代管,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 地处河南省西南部, 介于北纬32°22′~32°59′,东经111°37′~111°20′之间,总面积2369平方千米。 邓州市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截至2020年6月,邓州市下辖3个街道、21个镇、3个乡 ,市政府驻花洲街道。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邓州常住人口为1247807人。 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封其子于邓,始有邓国。秦设邓县,隋改邓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属豫南道。 1988年11月17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县级市),由南阳代管。201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个省直管县市之一。 焦枝铁路、二广高速、邓内高速、207国道、三条省道、郑万高铁、蒙华铁路穿过市境。2019年7月,邓州市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市境内建有花洲书院 、西清真寺 、月牙池等多处旅游景点。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邓州市GDP实现429.5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54亿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22.23亿元,同比下降5.3%,第三产业增加值213.80亿元,同比增长1.5%。
发布日期:
2025-03-11 09:06:00
发布日期:
2025-03-11 04:49:00
发布日期:
2025-03-10 09:2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邓州市处于河南省西南部南襄盆地中部偏西地区。东接南阳市卧龙区、新野县;西连淅川县;南界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北邻内乡县、镇平县。介于北纬32°22′~32°59′,东经111°37′~111°20′之间。南北长69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2369平方公里。 邓州市人民政府
邓州市属南襄盆地,结晶基底由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组成。上覆盖层为中生界白垩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向东呈缓慢倾斜状。地面平均坡降为1/800~1/1200。境域以平原为主,兼有低山和垄岗,其中平原面积1371平方公里,占58.1%,垄岗面积953平方公里,占40.4%。 最高点株连山海拔469.7米,最低处海拔85米,平均海拔120米。北部和西、 西南边缘为垄岗和山地,中部和东部为河流冲积平原。
邓州市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季风转换影响,四季更迭分明,温暖湿润。年平均降水量723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5.1℃左右,年平均日照1935小时,无霜期平均为229天。
邓州市入过境主要河流有刁河、湍河 、严陵河、赵河,年均过境水8.5亿立方米,流年经流量3.8亿立方米。全市平均降水量730毫米左右, 多年平均经流深170.7毫米。20%、50%、75%、95%保证率的地表经流量分别为5.94亿立方米、3.51亿立方米、2.14亿立方米、0.9亿立方米。邓州市浅层地下水储温为2.37亿立方米,补给形式包括降水入渗补给,地下经流补给和引丹灌溉入渗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邓州市众多河流之间,自然分割成扇形冲积平原,在北部、中部和东部形成大面积肥沃土地。土层深厚,土质为保水保肥性能强的潮土、黄老土和黑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