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区(Dinghu District)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下游,是肇庆市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范围主体之一,其陆域位置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2°30′~112°57′,北纬23°05′~23°15′之间;东邻佛山市三水区,北接四会市,南靠高要区,西与肇庆市端州区接壤。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北岭山脉的鼎湖山群,中部为平原地带,南有烂柯山向东延伸,同鼎湖山隔江峙立,西江横贯中部,最高峰为鸡笼山,海拔1000.3米。全区总面积596平方公里 。鼎湖区东自永安镇的长冲村,西止凤凰镇的上水田村,南起沙浦镇的苏二村,北至凤凰镇的良田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鼎湖区常住人口209116人 。 鼎湖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历朝贡品文庆鲤闻名于世。鼎湖区原属高要市管辖,汉武帝元鼎6年设立,距今有二千多年历史,民国时期到建国初为高要第四区。1988年设鼎湖区人民政府、隶属肇庆市。鼎湖区因著名风景鼎湖山而得名。 鼎湖区是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最早的交汇点之一。传统文化积淀浑厚,并且具有自身的特点。 西江航道、321国道和广茂铁路三条重要交通要道成“川”字型横贯全境,扼西江水陆之咽喉,加上南广铁路、贵广铁路、广佛肇城际铁路、江肇高速和在建的广佛肇高速,鼎湖将会发展成为粤中西部的一个交通枢纽。陆路距广州80公里,水路距香港140海里。 2020年,鼎湖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以下简称“增长”) 。
发布日期:
2025-03-08 16:51:00
发布日期:
2025-03-04 12:58:00
发布日期:
2025-03-04 12:49: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鼎湖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东经112°30'—112°57',北纬23°05'-23°15', 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珠江三角洲北部,西江下游,北靠四会市,东邻三水区,南接高要区,西连端州区。西江航道、321国道、三茂铁路贯穿全境,扼两广水陆交通之咽喉,是华西南商贸之枢纽。 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政府
鼎湖区地形地貌比较独特,南北面分别为栏柯山脉及北岭山脉,西面为河谷地,中部为河网地带,中间形成一大片“U”形平原,最高的鼎湖山位于西部偏北,主峰老鼎高程1000.3米,全区总面积596平方公里,其中平原河网面积268.59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积295.44平方公里。土壤分布7个土类,分别为赤红壤、红壤、黄壤、石灰土、水稻土、基水地、潮沙泥土。山地土壤,高程450米以下为赤红壤,450-470米之间为红壤,700米以上为黄壤,淹育型水稻五类土零星分布在沙埔等地,多在丘陵梯田上部;潴育型亚类分布在全区各地的山坑、垌面、平原及低塱的高中站田中,是主要耕作地带,亦是水利工程的重点地区;渗育型水稻土亚类主要分布在永安及莲花。现有耕地12.29万亩,其中水(旱)田10.68万亩,旱地1.605万亩。在耕地面积中,中低产田面积8.60万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达 1.11亩,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多的市(县)区之一。
鼎湖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3℃,极端最高气温达37.8℃,极端最低气温为1℃,平均日照1815.72小时,无霜期多年平均为336天,平均年总积温1989.3℃。年蒸发量为1153毫米,一般夏秋高温期蒸发量大,冬春蒸发量小,干旱指数为0.69。总的来说,鼎湖区的气候有如下特点:⑴热量丰富,但气温变化不稳;⑵阳光充足;⑶雨量充沛,水热同季,但分布不均,春秋有干旱。
鼎湖区鼎湖区属西江流域,西江干流横贯中央,境内集水面积596平方公里,主流长约24.5公里。平均降雨量为1637毫米,从资料记录反映,南北山脉降雨较平原河网区偏多,且年内雨量分配也不平衡,每年4-9月为汛期,雨量约占全年77.09%。年径流与年降雨分布规律相似,平均径流深为820毫米,年径流总量为46137万立方米,另有西江过境水量2186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