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隶属湖北省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介于东经110°02′—111°15′,北纬31°34′—32°31′之间,全县总面积5110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房县下辖12个镇、8个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房县常住人口为369776人。 房县,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秦朝首置房陵县,属汉中郡,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郧阳地区行政公署与湖北省十堰市地市合并,实行以市带县体制,房县隶属十堰市所辖。2019年2月2日,房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房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11月,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2019年,房县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9.6亿元,增长7.5%。
发布日期:
2025-03-03 17:46:35
发布日期:
2025-03-02 09:23:19
发布日期:
2025-02-07 10:02:09
发布日期:
2024-03-01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1 08:00:00
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介于东经110°02′—111°15′,北纬31°34′—32°31′之间,东连保康县、谷城县,东北交丹江口市,南临神农架林区,西与竹山县毗邻,总面积5110平方千米。 房县
房县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中为河谷平坝。境内平坝、丘陵占17.1%,而高山占44.4%,高山区占38.5%。以青峰断裂带为界,北部山地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山脉走向一般是东西、东北或东南向,坡度一般在10°—50°之间,山背开阔,山顶垣状,其间有河谷盆地零星分布,是玉米、水稻、小麦、木耳的主产区;中部以县城周围的马栏河谷为中心,形成一条狭长的断陷盆地,海拔在400—600米,既是本县的粮仓,又是果木林园发展的重要基地;南部为山区,山势巍峨陡峻,大部分在千米以上,是玉米、杂粮及用材林主要产区。全县最高海拔为西南部上龛关家垭,海拔2485.6米;最低海拔是大木的姜家坡,海拔180米,境内海拔高低差为2306米。
介绍县城风情房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为:冬长夏短,春秋相近,四季分明;垂直差异变化大,具有立体气候;同一海拔高度,阴坡与阳坡气温相差1—2.5℃;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在10℃至15℃之间,极端最低气温-17.6℃(197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气温40.4℃(1996年7月20日)。无霜期年平均223天,北长南短,北部的大木为240天,南部的西蒿为174天,其余地区大都为210天至240天。年平均降水量914毫米,雨日100—140天之间,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大木镇雨日最少,为106天;桥上乡西蒿雨日最多,为140天。年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之间。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春季“倒春寒”,夏季“卡脖旱”和秋季的阴雨低温天气。
房县境内大小河流共有1261条,总长3455公里,境内有四大水系,即南河、堵河、北河、官山河,总长2612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