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区,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位于长沙市主城区东部,是长沙市内五区之一,介于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之间,总面积为42.8平方千米 。芙蓉区下辖13个街道,另设有1个科技园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芙蓉区常住人口为642010人。 芙蓉区因湖南省有“芙蓉国”的雅称,且地处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而得名。芙蓉区是浓缩中国城市发展历程的代表性城区,聚集了彰显长沙历史文化底蕴的相当大一部分精华。马王堆汉墓、走马楼简牍等考古发现闻名中外,宝南街、都正街等历史街巷纵横密布,程潜公馆、磻石山房等名人故宅保存完好,定王台、化龙池等古迹名址延续至今。 2020年,芙蓉区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163.28亿元,同比增长3.5%。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发布日期:
2025-03-02 23:45:00
发布日期:
2025-03-02 17:04:00
发布日期:
2025-03-02 09:21:00
芙蓉区,地处长沙市东部,东面以东湖街道与长沙县泉塘、榔梨两街道街界为界;南面以沿人民路至花桥及浏阳河为界,与雨花区、天心区交界;西面以黄兴路为界分别天心区、开福区相邻;北面以中山路、八一路、迎宾路、烈士公园、浏阳河、马坡岭街道与月湖街道街界为界,与开福区、长沙县毗邻。 介于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之间,总面积为42.8平方千米 。芙蓉区政府
据地质考证,6亿年前,长沙芙蓉区还沉睡在一片汪洋大海中。2亿年前结束海浸历史,显露出山地、丘岗,开始由沧海变桑田的历程。后来又经过几千万年地质运动,逐渐形成山地环绕、水系丰富的“长沙盆地”(亦称湘浏盆地)。长沙市芙蓉区正处在这块得天独厚的盆地的中心位置,地势平缓。长沙市东部由湘江带来的砂、粘土、砾石等堆积而成。
芙蓉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年平均日照约1200小时—1600小时。年日照时数最多的1992年,达到1645.4小时,比1988—2003年平均值高12%左右;年日照时数最少的1994年,仅有1260.4小时,比历年平均值低14%左右。无霜期年平均约275天,霜期一般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区域内降水充分。1988—2003年的年平均降水量约1500毫升。夏雨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70%。每年有长短不等的梅雨期。雨季一般在3—7月间,特别是6月(农历五月)份,境内及周边地区暴雨较多,降水较集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1997年,达到1824.3毫米,为1909年以来第五个高值年。比历年平均值高35.13 %。年降水量最少的是2003年,为1135.8毫米,比历年平均值低24%。
浏阳河从芙蓉区蜿蜒而过,流经长沙县,至开福区马厂以南入湘江,全长234.8千米,流域面积4665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