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隶属于四川省,简称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总面积15.3万平方千米 ,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级行政区;全州辖康定1个县级市、17个县,289个乡/镇(其中街道办2个、镇110个、乡177个),2181个行政村 ;境内地形在全国地势上属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主要属青藏高原气候,随高差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姿态,其特点是气温低、冬季长、降水少,日照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甘孜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1107431人。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俗称康巴地区或康区,是中国第二大藏区——康巴的主体和腹心地带。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一个专区级民族自治地区。其州府所在地康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原名城,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甘孜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行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民风淳朴而独特。特产主要有巴塘南区辣椒、稻城藏香猪、得荣树椒、九龙花椒、康定芫根、炉霍雪域俄色茶、泸定红樱桃、乡城藏鸡乡城藏鸡蛋等 。 2021年,甘孜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7.04亿元,比2020年增长7% 。
发布日期:
2025-03-13 09:13:34
发布日期:
2025-03-12 04:24:31
发布日期:
2025-03-11 17:39:14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北纬27°58′—34°20′、东经97°22′—102°29′之间,东连四川阿坝和雅安,南与四川凉山、云南迪庆交界,西隔金沙江与西藏昌都相望,北与四川阿坝、青海玉树和果洛相邻,南北长约663公里,东西宽约490公里。全州总面积15.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1.76%。
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形在全国地势上属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北部为川西北丘状高原,南部系横断山脉的高山峡(深)谷区,东部邻近四川盆地西部山地,具有地势高亢、北高南低、中部突起、东南缘深切、山川平行相间、现代冰川发育、地域差异显著等特征。全州地貌形态在离干流最远的地方显示高原、丘状高原面貌,干流流经之处形成高山峡谷,在两者之间为过渡性地貌山原。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境内主要为横断山系,有沙鲁里山和大雪山两大山脉,其中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有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200余座,山地面积达到12万平方千米,占全州总面积的78.4%。沙鲁里山山脉位于州内西部,为金沙江与雅砻江的分水岭,山岭绵延500余公里,山脊海拔多为5500米以上,其中德格雀儿山海拔6168米、理塘格聂山海拔6204米(为州内第2高峰)。大雪山脉位于州内东部,为雅砻江与大渡河的分水岭,山岭绵延300余公里,山脊海拔多为5000米左右,其中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周边海拔超过6000米的卫峰有39座。
海螺沟冰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气候主要属青藏高原气候,随高差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姿态,其特点是气温低、冬季长、降水少,日照足。该区经济呈地域分布的特点。甘孜州所处地理纬度属于亚热带气候区,但由于地势强烈抬升,地形复杂,深处内陆,绝大部分区域已失去亚热带气候特征,形成大陆性高原山地型季风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南北跨6个纬度,随着纬度的自南向北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在6个纬距范围内,年均气温相差达17℃以上。全州平均气温为0.6℃~16.3℃,与近30年同期平均气温相比较,泸定、雅江、乡城正常,其余各县偏高0.6℃~1.8℃。年总降水量为417.8~935.8毫米。
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河流主要源于巴颜喀拉山原面各山、丘、谷之间,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3大河流,两江一河自西向东,南北向平行排列,支流甚多。金沙江干流长650余公里,年径流量约17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流经石渠、德格、白玉、巴塘、得荣等县进入云南;雅砻江干流长850余里,年径流量约316.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约9万平方千米,流经石渠、甘孜、新龙、理塘、雅江、康定、九龙等市县进入四川凉山;大渡河流长239.2余公里,年径流量约153.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流经色达、丹巴、康定、泸定等市县进入四川雅安。境内还拥有高山、极高山天然湖泊2471个,冰川200多条,水域面积200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