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是山西省辖县级市,由晋城市代管,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地理坐标东经112°40'——113°10'、北纬35°40'——36°0',东与陵川县接壤,西与沁水县为邻,南与泽州县毗连,北与长治市上党区、长子县相接,是晋城市的北大门,因其四面群山环绕、中部相对平坦而得名。 高平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全市下辖3个街道、9个镇和3个乡,市境总面积946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高平市常住人口为453054人。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2322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4%。 高平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历史上长平之战的发生地,也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和“煤铁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上党梆子戏曲之乡”。 高平还是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明星市、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中部百强县市、中国和谐中小城市示范市、山西省园林城市 、山西省卫生城市、山西省文明和谐城市 、山西省环保模范城市 、山西省双拥模范城市、山西省文化强县市、山西省22个扩权强县试点县(市)之一 。2020年11月,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发布日期:
2025-03-12 14:39:27
发布日期:
2025-03-11 14:47:50
发布日期:
2025-03-05 10:20:30
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地跨东经112°40'——113°10'、北纬35°40'——36°0',东自铁佛岭与陵川县接壤,西至老马岭与沁水县毗连,西北自丹珠岭与长子县为邻,东北自金泉山与长治市上党区相接,南至界牌岭与泽州县交界,是晋城的北大门。全境东西长41千米,南北宽37千米,市境总面积946平方千米。 南距晋城市区41千米,至山西省会太原市335千米,至河南省会郑州市242千米,至首都北京市704千米。高平市
高平市的版图接近正方形,东、西、北三面环山,状如簸箕,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为市境东北部与长治市上党区交界的金泉山,海拔1391.1米;最低处为河西镇杜村,海拔800米。境内山峦连绵,河道纵横,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平川较少,层次明显,地形破碎复杂,依其形成特点可分为三类地形:河谷平川区、黄土丘陵区、中低山区。河谷平川区分布在丹河水系两侧,冲积、洪积而成,形似不规则的带状,约占总面积的17%;黄土丘陵区位于平川区向山区的过渡地带,近似正方形,约占35%;中低山区位于市境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吾神山系、五龙山系、首阳山系及中部的韩王山和七佛山,成不规则直角形,占总面积的48%。约50%的耕地分布在丘陵阶地上。 境内大小河流30余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丹河、许河、大东仓河、小东仓河、东大河、永录河等6条。丹河由西北至东南纵穿市境中部,其流域成带状平川,向南渐宽。全市地表水年平均流量3888万立方米,地下水1.49亿立方米。
高平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0.4℃,年均降水量600毫米,无霜期180~200天,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