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隶属湖南省郴州市,位于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舂陵江(湘江支流)的中上流,东临北湖区,西与新田县、嘉禾县相连,北与祁阳市、常宁市、耒阳市、永兴县交界,南隔临武县邻近广东省,县城距郴州市区31.7千米,总面积2973平方千米 ,辖22个乡镇(街道)、398个行政村(社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桂阳县常住人口709372人 。 桂阳自汉初设郡以来,历为郡、国、监、军、路、府、州、直隶州、县的重要地方治所,素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释道行、释佛乘等佛教高僧,李思聪等文化名人,也有鹿峰庵(寺)等历史悠久的佛教道场,以及筱塘村等中国传统村落。 2020年,桂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6.8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3.43亿元。
发布日期:
2025-03-12 21:49:00
发布日期:
2025-03-12 21:17:00
发布日期:
2025-03-12 15:58: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桂阳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舂陵江(湘江支流)的中上流,东临北湖区,西与新田县、嘉禾县相连,北与祁阳市、常宁市、耒阳市、永兴县交界,南隔临武县邻近广东省,县城距郴州市区31.7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3′26″至112°55′46″,北纬25°27′15″至26°13′30″之间。全县总面积2958.61平方千米。 桂阳县
桂阳县的地质构造自元古代震旦系以来,历经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次构造运动,主要形成径向构造和新华夏构造。径向构造在桂阳境内处于耒阳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中段,根据构造形态,具有明显控制的有向斜和背斜构造。新华夏构造在境内由走向北东20度左右压性断裂和褶皱组成,特别在黄沙坪矿区表现最明显。县东北与永州、郴县交界地为永郴褶皱带部分,在桥市、青兰乡境为归宿不明的古迹构造形态。
桂阳县地处南岭山脉北侧,地貌南北高中间低,呈马鞍型。
桂阳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全县霜冻天气历年平均为14.7天,初霜常出现于11月下旬到12月初,终霜在次年2月中下旬,全年无霜期为277天,最长的一年为329天,最短的一年为215天。
桂阳县河道属湘江、珠江两大流域,其中湘江流域面积2937.28平方千米,占98.8%;珠江流域面积35.5平方千米,占1.2%。主要河道有一级河舂陵江、白水、宜水3条,总长140.18千米;二级河车溪河、黄狮江、西水、潭水等56条,总长645.22千米;三级河22条,总长386.2千米;四级河8条,总长为191.4千米。河流总长度1363千米,河网密度0.46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20.3亿立方米。年排涝量38.2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62.5亿立方米。桂阳县境内最大河流是舂陵江,发源于蓝山县,由南向北流经蓝山、嘉禾、桂阳、耒阳、常宁等县汇入湘江,流经境内舂陵江镇、仁义镇、樟市镇、和平镇、雷坪镇、桥市乡,长223千米,流域面积2244.3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41.81亿立方米,主要支流有车溪河、新田河、黄狮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