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预警风云>> 城市预警>> 临汾天气预警>> 侯马市天气预警

临汾侯马市最新天气预警信息

侯马是山西省辖县级市,由临汾市代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1°23′5″——111°41′1″、北纬35°24′2″——35°52′9″,东邻曲沃县,西接新绛县,南连闻喜县,北靠襄汾县。  侯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220平方千米,是山西省行政区域面积最小的县级市,2019年城镇化率66.6%。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侯马市常住人口为257854人。 2020年,侯马市地区生产总值1208420万元,增长4.9%。  侯马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市、山西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山西省文明和谐城市。  2016年12月7日,侯马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侯马市气象台解除沙尘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发布日期:

2025-03-13 07:01:35

侯马市气象台2025年03月13日07时01分解除沙尘蓝色预警信号,解除区域:所有乡、镇(街道)。

侯马市气象台解除大风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发布日期:

2025-03-12 10:35:17

侯马市气象台2025年03月12日10时35分解除大风蓝色预警信号,解除区域:所有乡、镇(街道)。

说明

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说明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大风工作;   2.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3.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回港避风或者绕道航行等;   4.行人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5.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侯马市气象台发布沙尘蓝色预警[Ⅳ级/一般]

发布日期:

2025-03-12 07:52:20

侯马市气象台2025年03月12日07时52分继续发布沙尘蓝色预警信号,预警区域:所有乡、镇(街道)。预计未来12小时预警区域可能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沙尘工作;2.停止室外体育活动;3.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4.尽量减少外出,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群不要到室外活动;人员外出时可佩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外出归来应清洗面部和鼻腔。

侯马市主要区域预警

温馨提示:国家预警信息只发布至区县级,区县下辖乡镇预警信息包请查看上级区县预警
临汾侯马市路东街道预警信息
临汾侯马市路西街道预警信息
临汾侯马市浍滨街道预警信息
临汾侯马市上马街道预警信息
临汾侯马市张村街道预警信息
临汾侯马市新田乡预警信息
临汾侯马市高村乡预警信息
临汾侯马市凤城乡预警信息

临汾侯马市地理环境介绍

  • 侯马位置境域

    侯马市位于山西南部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汾河与浍河交汇处的平原地带,地跨东经111°23′5″——111°41′1″、北纬35°24′2″——35°52′9″,东连曲沃县,西接新绛县,南屏紫金山与闻喜县、绛县毗邻,北隔汾河与襄汾县相望。全境东西长17.5千米,南北宽16.5千米,市境总面积220平方千米。 侯马市

  • 侯马地形地貌

    市境内地势较平坦,属晋南盆地的一部分。海拔高度在420~457米之间,南部紫金山的海拔1055米,浍河贯穿市境12千米,河宽30米。汾河纵贯该市15千米,河宽300米。两河在市境西南汇合,流入新绛县。 

  • 侯马气候特征

    侯马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显著特点是“十年九旱”。气温:全年平均气温12.6℃,一月最冷,平均-2.4℃,极端最低气温-21.4℃(出现于1991年12月28日);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6.1℃,但极端最高气温出现于六月,1996年6月21日曾高达4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或以上期间的累积温度平均可达4265℃,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97天。但个别年份9月可见早霜,四月下旬仍有晚霜出现。霜冻对越冬和春播作物危害较大,尤以晚霜冻危害更甚。降水:年际变化很大,从1957—1970年14年资料统计,年平均为564.9毫米,而1957—2000年统计,年平均为516.8毫米,但1971—2000年统计结果年均值仅为493.0毫米。多雨年可达946.9毫米(1958年),而最少年仅有277.3毫米。(1997年),差值竟达570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58.4毫米(出现在1998年7月8日)各季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春季(3—5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19%,加之大地升温快,风速较大,干旱较常年严重。夏季(6—8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2%,降水集中,常有雷暴,有时伴有暴雨、冰雹和阵性大风,往往造成严重灾害。但有些年份(例如:1968年6月至8月仅降水104.6毫米,1991年6月至8月仅为78.5毫米)伏旱现象又很严重。秋季(9—11月)雨雪稀少,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0%。风:市境西有吕梁山,北有塔儿山,东有太岳山,南有紫金山,四面环山,风力受阻。全年以静风频率居多数,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2.0米/秒。一般春末夏初(4—6月)风速较大,月平均气温可达2.5米/秒左右,伴随高温低湿常有干热风出现,对小麦丰收构成威胁。秋末冬初(11—12月)风速较小。8级或以上大风日数很少,年平均只有4天,仅个别年份最多出现19天(1957年)。能见度:一般夏、秋两季较好,冬春季较差。平均在10000米左右,最大55000米,最小低于50米,由于城市发展等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能见度急剧恶化。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有:沙尘暴、浮尘、烟、雾、霾、雨、雪等。 

预警风云 保留所有权利@2018-2030 www.fengshuizhan.com 闽ICP备1202021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