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区,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湖北省东部,黄冈市西南部,东临巴水(浒子口至巴河口),与浠水县相邻;西南滨长江,与鄂州市相望;西北接团风县(抵罗家沟),东北与团风县回龙山镇、上巴河镇接壤,总面积353.03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州区常住人口456862人 。 黄州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遗存丰富,有省、市、区文物保护单位47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博物馆馆藏文物4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0余件。有东坡赤壁、宝塔公园、安国寺、李四光纪念馆、陈潭秋故居纪念馆等名胜古迹,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首批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2019年,黄州区下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另设有3个功能区 。2017年,黄州区常住人口39.6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3.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5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9.0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8.9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0:44.3:48.7。
发布日期:
2025-03-13 15:30:20
发布日期:
2025-03-13 15:30:07
发布日期:
2025-03-12 21:22:50
黄州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湖北省东部,黄冈市西南部。东临巴水(浒子口至巴河口),与浠水县相邻;西南滨长江,与鄂州市相望;西北接团风县(抵罗家沟),东北与团风县回龙山镇、上巴河镇接壤。介于东经114°49′—115°05′,北纬30°25′—30°39′之间,南北长26千米,东西宽24.3千米,总面积353.03平方千米。距湖北省省会武汉陆路65千米,水路90千米。 黄州区人民政府
地层黄州区地层以白垩第三系东湖群及第四系为主。第四系分布最广,为松散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巴河下游河谷、长江沿岸湖区和叶路洲,其岩性主要为冲积砂土、亚砂土冲积、湖积壤土、亚粘土和腐殖质淤泥。东湖群分布在长岭、陶店、路口、黄州等地,其岩性为红色砂岩、红色砂砾岩、粉砂岩。陈策楼镇中北部分布有太古界大别群麻桥组,其岩性组合上段为黑云奥长条带状混合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下段为黑云二长条带状混合岩、夹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白云岩透镜体。火车站开发区、陈策楼镇南部、陶店乡东北部(扬鹰岭至霸城山)分布有太古界大别群飞虎山组,其岩性为角闪二长条带状及眼球状混合岩、夹磁铁石英岩、角闪斜长片麻岩。 构造黄州区(黄冈县、黄州市)地质构造归属著名的淮阴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弧西翼,主要构造线呈北西展布。北部为旧街一眠龙的倒转向斜褶皱构造,与此褶皱线平行的断裂有贾庙断裂、牛车河断裂和穿越西南部的广(济)—襄(樊)大断裂,西部的团风—麻城断裂呈北30°的方向伸展,断层东盘在太古界大别群中,具有明显的压扭性状和多期活化迹象。东部巴河下段流向亦受新华厦构造断裂的控制,使巴河流向由正南偏移至南西方向。南缘沿袭古老的长江中下游拗掐构造格局,主要构造线呈近东西走向。其特点是褶曲平缓,断裂稀少,在地貌上表现为平原湖区。根据1990年《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
地貌远在古生代,黄州区(黄冈县、黄州市)地域横跨大别山古陆和长江中下游拗陷两个构造单元。北部和中部受古陆控制,南缘受长江中下游拗陷制约。中生代燕山运动以前,中北部的古陆地一直处于缓慢上升的剥蚀过程,尔后,强烈的燕山运动席卷大别山区,使境内老构造复活,同时又增加新的构造活动和岩浆侵入,形成了若干断裂和北部、中部低山、丘陵等地貌雏形。眠龙至扬鹰岭一带向东南延伸的岗岭丘包到回龙山、砂子岗一带后,被广(济)-襄(樊)大断裂所阻,在南部不复再现。南部沿江濒湖一带断陷盆谷中,接受第三系东湖群内陆干燥的碎屑沉积。第四系时期,西南部尚有小幅度的升降活动。北部、中部以风化剥蚀和构造侵蚀作用为主形成低山、丘陵、宽谷地形。西南部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海拔30—50米的低丘和岗地,其间拗谷发育呈树枝状伸展,高差10—20米。第四系以后,西南部沿长江河谷继续下降南移,形成了举水下游冲积平原和河沟阶地。黄州赤壁山西侧临江一面岩赤垂直,陡峭如削,山色褐赤,宛若烈火烧过。故名赤壁。从黄州赤壁至徐家楼、王家坊沿江一带偶有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属红色地貌,是指在中生代侏罗至新生代。第三季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据专家考察测量,黄州东坡赤壁的丹霞地貌已有108.74万年,可见其历史久远。形态黄州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如同一只大海星栖卧在长江与巴河交汇,东北部以低丘岗地为主,南部以滨江冲积平原为主。海拔14.2—186米,相对高差小。东北部与团风县交界的烽火山海拔186米,是全区最高处;白潭湖中四担山海拔14.2米,是全区最低的地方。(1)平原东西滨河和南面滨江一带,包括南湖街道、赤壁街道、东湖街道、禹王街道、堵城镇、路口镇部分地区,属长江及支流巴河冲积平原,呈甲鱼裙状。面积约240平方千米,占全区版图面积68%。海拔在14.2—50米之间,地势平缓,湖泊密布,便于耕作,适宜养殖,盛产棉花、小麦、蔬菜。(2)低丘岗地中部路口镇部分地区和东北部陶店乡、陈策楼镇、火车站经济开发区属低丘岗地。面积约113平方千米,占全区版图面积32%。海拔一般低于60米,相对高差小于35米,起伏较小,地势平坦,呈放射状伸入田垄,土层深厚,宜粮宜果,盛产水稻。高山黄州区以沿江平原为主,山区面积较少,主要有烽火山、龙王山。1.烽火山烽火山位于黄州区陈策楼与团风县回龙山、马曹庙三地交界处,面积3.8平方千米,海拔186米。2.龙王山龙王山位于黄州城北,面积约1平方千米,海拔81.8米,为黄州城区最高点。山体黄泥土质,因山形如盘龙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