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预警风云>> 城市预警>> 江门天气预警>> 江海区天气预警

江门江海区最新天气预警信息

江海区,隶属于广东省江门市,地处江门市东南部,是江门中心城区之一,北接蓬江区,南面和西面与新会区相连,东与“世界灯饰之都”中山市古镇镇隔江相望。辖区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中江、江鹤、江珠三条高速公路在区内交汇,广珠城际轻轨穿境而过。2014年,辖外海、礼乐、江南等3个街道,总面积109.16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5万,流动人口约10万。2013年6月17日,江门国家高新区与江海区合署办公。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海区常住人口为364694人。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经江门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0年江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249.0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31.70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11.98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结构为2.1:52.9:45.0。 

江门市气象台解除寒冷黄色预警[III级/较重]

发布日期:

2025-03-08 15:45:00

[江门预警中心][解除江门寒冷预警]冷空气影响已减弱,预计未来几天本地气温逐渐回升。江门市气象台03月08日15时45分解除蓬江区、江海区寒冷预警信号。

江门市气象台解除雷雨大风黄色预警[III级/较重]

发布日期:

2025-03-04 16:20:00

[江门预警中心][解除江门雷雨大风预警]影响本地的雷雨云团已减弱。江门市气象台2025年3月4日16时20分解除蓬江区、江海区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江门市气象台解除森林火险黄色预警[III级/较重]

发布日期:

2025-03-04 15:20:00

[江门预警中心][解除江门森林火险预警]受降雨影响,本地干燥天气缓解。江门市气象台2025年3月4日15时20分解除蓬江区、江海区森林火险预警信号。

江海区主要区域预警

温馨提示:国家预警信息只发布至区县级,区县下辖乡镇预警信息包请查看上级区县预警
江门江海区江南街道预警信息
江门江海区外海街道预警信息
江门江海区礼乐街道预警信息

江门江海区地理环境介绍

  • 江海区位置境域

    江海区是江门市辖区,下辖外海、礼乐、江南、滘头和滘北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10.53平方公里。江海区地处江门市东南部、市辖区中心位置,东与中山市古镇隔江相望,南与新会区睦洲镇相邻,西与新会区会城相连,北与蓬江区相靠。江海区江海区地处北纬22°29′23″至22°36′23″、东经113°03′45″至113°10′50″之间,是西江下游出海口的要冲。陆路距广州101公里、香港265公里、澳门107公里;水路距广州106公里、香港95海里、澳门53海里。水陆交通纵横,十分方便。2003年,面积110.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02.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3%;水域面积7.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水陆面积比例为1:13.36。

  • 江海区地形地貌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受内、外地质应力的作用,境内逐渐形成北部偏高,中南部偏低,自北向南倾斜的多元地貌。西部白水带一带为丘陵、台地,南部为平坦宽阔的三角洲平原。在6~10亿年前的元古代,江海辖区与广东省大部分地区一样,处于一个北东---南西走向。在升降活动频繁的大海槽中,至下古生代寒武纪末,由于加里东造山运动,地壳深部岩浆侵入,区内沉积地层局部隆起,后经长期的风化、剥蚀,形成了牛山、鸡山等丘陵及南大岗台地、残丘。而滘头—麻园—外海一线以南地区为海陆过渡地带,晚更新世属河流冲积平原,沉积了厚约1~7米的砾石、砂砾、中粗砂、粉细砂等。早全新世初期开始受到海侵的影响,中全新世气温渐渐升高,海平面继续上升,海水进一步深入,晚全新世初期海水仍影响该区。在礼乐镇礼东李树围分布有北东—南西走向,长800米、厚约3米的牡蛎壳堤;外海南山存在海蚀平台及在平台前方平原地层明显分布有牡蛎壳层,皆充分证明今江海区境内曾为沧海。随着珠江冲积物的堆积,滨线不断前移,海水逐渐后退。至宋代,三角洲平原初步形成。

  • 江海区气候

    江海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近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常吹西南季风,冬季东北季风居多。全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长冬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常青。日平均气温21.8℃~23.2℃,年降雨量1600~2700毫米之间。春季(2月中旬至4月下旬):冷空气活动减弱,南方暖湿气流增强并向北推进,气温明显回升。降水量增多,间有暴雨、洪涝等。初春常出现低温阴雨和倒春寒。少数年份有热带气旋出现。江海区夏季(4月末至10月下旬):盛行西南季风,是全年雨量、热量、日照最充足的季节,强对流和雷电天气较频繁,常受热带气旋影响。盛夏,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炎热。冷空气活动早且强度强的年份,9月下旬后会出现寒露风,危害晚稻抽穗扬花。秋季(10月末至次年1月中旬):受北方冷空气南侵影响,温度逐渐下降,降水减少,晴朗干燥天气多,昼夜温差大,偶有霜冻。冬季(1月下旬至2月中旬):盛行东北季风。气候寒冷小雨,小寒至大寒为一年最冷时段。由于冷空气频频南下,常出现寒潮、低温阴雨和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36%,太阳辐射量占全年的18%。 台风、暴雨、寒潮、洪患时有发生,工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 

预警风云 保留所有权利@2018-2030 www.fengshuizhan.com 闽ICP备1202021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