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始建于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是长江上游航运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江津区东邻巴南区、綦江区,南界贵州省习水县,西接永川区、四川省合江县,北靠璧山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幅员面积3200.44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25个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津区常住人口135.96万人。 2020年,江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9%。 2021年,江津区地区生产总值1258.0亿元,比上年增长8.4%。 江津区为“中国生态硒城”,先后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等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发布日期:
2025-02-04 10:52:30
发布日期:
2025-02-03 20:58:01
发布日期:
2025-02-02 11:34:27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江津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在北纬28度28分-29度28分、东经105度49分-106度38分之间,地处重庆西南部,东邻重庆市九龙坡区和巴南区、南靠贵州省习水县,西接四川省合江县,北连重庆市永川区、璧山区。东西宽80公里,南北长100公里,幅员面积3218平方公里。
地理地形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跨盆东平行岭谷、盆南丘陵、盆周山地三个地貌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地形南高北低,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南部紧靠贵州以山区为主。北部华盖山等系华莹山支脉,南部四面山区系云贵高原过渡到四川盆地的梯形地带。全区最高海拔1709.4米,主城区平均海拔209.7米。
江津区属北半球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润多阴等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8.4℃,年平均日照时数1141.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01.2毫米。年平均风速0.8米/秒,最多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蒸发量为805.5毫米。年雷暴日数37天。主要气象灾害有高温、干旱、低温阴雨、冰雹、大风、寒潮、雷暴。
江津区境内河流主要属长江水系,河流有长江、綦江河、笋溪河、塘河、璧南河、临江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