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县时隶建安郡,明清时期属延平府,1983年始隶属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历史古县、原中央苏区县、全国科技进步县、文化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总面积2241.1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10月,将乐县辖8个镇、5个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将乐县常住人口为144943人。 将乐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16年平均气温20℃,平均降雨降量2701.4毫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石灰石、煤、铅锌矿等36种,其中石灰石远景储量10多亿吨。林地面积293.7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5.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98%,是中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乡。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玉华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栖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阶山四块国家级旅游品牌。2014~2016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深呼吸小城百佳榜首。2019年,将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96亿元,比上年增长8.7%。 2020年3月,成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
发布日期:
2025-03-13 08:06:00
发布日期:
2025-03-13 07:53:00
发布日期:
2025-03-13 05:59: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将乐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南坡。富屯溪最大支流金溪将全县分为南、北面积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错落其间。山体多呈南西—北东走向,与金溪流向一致,构成西北、东南高,中间低,大致呈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间盆谷。 将乐县总面积2241.1平方千米。 将乐县
将乐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大陆度54,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兼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热同期,干湿明显,受季风及地形影响,常有灾害性天气。县内各地四季起止日期及持续天数差异明显。在低海拔河谷平原地区,夏长冬短,春秋对峙,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随着海拔增高,冬季延长,夏季缩短,气温逐渐降低,气候以温凉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快,南风日数逐渐增多,早春气候多变,冷热无常,常遇寒潮、低湿阴雨。春末阴雨连绵,时有冰雹和洪涝。夏季:初夏为梅雨高峰期,多洪涝。盛夏炎热少雨,为高温期,午后多雷雨。受台风影响,可出现暴雨。季内盛行东南风。秋季:多晴天,西北风渐多,秋高气爽,冷暖宜人。冬季:寒冷、干燥,时有霜冻结冰现象。高海拔山区常下雪、积雪。夜晨多雨、雾凇。河谷平原地区夜晨多雾,偶尔也下雪,2~3年一次。
将乐境内有大小河流47条。金溪为县内主干流,境内集水面积2246平方公里。汇入金溪的各级支流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有23条,其中10~50平方公里14条,55~70平方公里3条,100~160平方公里4条,370平方公里以上2条。据县水文站统计,全县多年平均年降水深1703.7毫米,降水总量38.27亿立方米;陆地蒸发量750毫米,水面蒸发量935.1毫米;年径流深1017.4毫米,径流总量22.8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0.59。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101.74万立方米。按1990年全县总人口计算,人均拥有地表径流1.45万立方米。
将乐县山地面积28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83万亩,毛竹林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2%,林木蓄积量1598万立方米,立竹量4600多万根,是中国南方重点林业县、中国毛竹之乡。全县可开发水电资源31.5万千瓦。已发现的地下矿产有石灰石、煤、铁、萤石、石英等36种,其中石灰石远景储量达13亿吨,居福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