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古属建宁府建安县、瓯宁县)简称芝,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宁府府衙驻地、建州州衙驻地。福建省北部农业大市,省级生态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 辖10镇4乡4街道,217村27居民委员会;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10个少数民族,是福建省陆地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建瓯市常住人口为434451人。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多年,是一座1800多年建县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福建之建即取之建州(今建瓯)。943年,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建立殷国;945年,王延政改殷国为闽国,首都仍设在建州。 1913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为建瓯县,1992撤县建市。 历为郡、州、府、都、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1154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大臣,是十大进士县之一。理学家朱熹、“三杨辅政”的政治家之一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 归宗岩、万木林、福建佛教圣地光孝禅寺、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鼓楼)、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苑御焙遗址和东岳庙、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旅游及古迹。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建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29亿元。
发布日期:
2025-03-13 12:50:00
发布日期:
2025-03-13 08:41:00
发布日期:
2025-03-13 07:45: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建瓯市位于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东经117°58'45”~118°57'11”,北纬26°38'54”~27°20'26”,北邻建阳区,南接延平区、古田县,东靠政和、屏南县,西与顺昌县交界。全市土地面积4233平方公里 (折635万亩,陆地占96.43%,水域占3.57%),东西长96.5公里,南北宽76.6公里。 建瓯市
建瓯市属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南低。四周为海拔500米以上的中、低山环绕,中西部是以建溪、松溪为主轴的河谷平原、丘陵与串珠状的山间盆谷,形成以水侵蚀为主的地貌。全市平均海拔453.55米,以东部辰山最高(海拔1822.2米),以南部南雅镇房村为最低(海拔68米)。山地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7.34%,丘陵占29.86%,河谷平原与盆谷占12.8%。 市内有千米以上山峰91座,其中东南、北部有86座。
建瓯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春夏多雨,秋冬干燥,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建瓯市河流主要属闽江建溪流域,呈格子状水系,发育全面,流向多为东北~西南,多年平均水位90.9l米,大河利用落差3.5~18米,小溪102~420米。境内有5公里以上河流131条,总长1569.2公里;10公里以上51条,总长1079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6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1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建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境内河流长161.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