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隶属安徽省滁州市,地处安徽省东部,滁州市东部,介于东经118°20′~118°40′,北纬32°10′~32°45′之间,总面积1481平方千米,东邻滁州市天长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滁州市主城区、滁州市明光市,南连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北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比邻。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来安县常住人口为416048人。 南唐中兴元年(958年),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属淮南军滁州。1993年1月,撤销滁县地区,设立省辖滁州市,来安县隶属滁州市。 截至2021年,来安县辖11个镇、1个乡,县政府驻地新安镇 。来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滁河、沛河、新来河两侧为较广阔的河谷平原。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2020年1月,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 2021年,来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73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3亿元。
发布日期:
2025-03-11 10:40:58
发布日期:
2025-03-11 06:20:26
发布日期:
2025-03-04 08:25:15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滁州市东部,介于长江、淮河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18°20′~118°40′,北纬32°10′~32°45′。南北最长处55千米,东西最宽处30千米。总面积1481平方千米, 县境东邻天长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滁州市、明光市,南连南京市浦口区,北与江苏省盱眙县比邻。 来安县人民政府
来安县地质构造主要是燕山地壳运动以来生成的北东向凹陷和断裂。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除缺失晚元古代早期青白口系沉积外,自中元古代起,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但大部分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出露甚少。中元古界在县复兴集和练子山以北,龙王山以南有所出露,厚度大于2135米。震旦系在县舜山以北,练子山以南和平阳水库西南有零星出露,为震旦系晚期沉积,厚度为1602米,含藻类化石。奥陶系在县平阳水库东南侧出露,为奥陶纪早期沉积。厚度在300米以上,含鹦鹉螺和腕足类化石。白垩系分布在县雷官集以南和东北、独山西北、平阳水库以西与琅琊区、南谯区交界处,厚度在300以上,仅上统赤山组有零星出露。第三系主要分布于县城至施官以北。其中下第三系在舜山集组、狗头山组、张山集组,主要为棕色泥岩、砂岩夹砾层,在炮嘴地区底部夹薄层石膏,含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叶肢类、鱼类、哺乳类及孢粉等化石,厚302米。
来安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丘陵、南部为岗坳相间的波状平原,缓丘零星分布;滁河、沛河、新来河两侧为较广阔的河谷平原。全县海拔高度小于220米,相对高程大于100米。境内地貌类型分为丘陵、阶地、河漫滩三种。面积分别约占全县面积的30%、40%、30%。县内丘陵分布在低山外围或居于低山两侧,呈带状,和低山组成梯状地形,分为侵蚀丘陵、玄武岩丘陵、山丘。
来安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