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湖北省辖县级市,由黄冈市代管。地处湖北省东北部,黄冈市北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 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麻城版图面积3747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办、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麻城常住人口893654人 。 麻城地貌若马蹄状,东部和东北部为高山,西南低,由东向西南倾斜敞开;境内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古有“三台八景”,当代有龟峰山风景区、麻城孝感乡文化园等景点。 麻城历史悠久,因“献寿仙子”麻姑而得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设麻城县,1986年撤县设市。麻城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红四军、红二十八军的组建地,著名的苏区,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走出了王树声、许世友、陈再道等36位共和国将军,被称为“全国将军第一乡”;也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孝感乡”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是巴蜀公认的“祖籍圣地”。 麻城有106国道、大广高速、沪蓉高速、麻竹高速、麻阳高速,京九铁路、沪汉蓉铁路、汉麻铁路等交通线过境。 2021年,麻城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10.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6%。
发布日期:
2025-03-13 15:30:18
发布日期:
2025-03-12 21:22:46
发布日期:
2025-03-12 16:20:16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黄冈市北部,长江中游北岸的大别山中段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介于东经114°40′—115°28′,北纬30°52′—31°36′之间,北与河南省商城县、新县以山脊为界,东北同安徽省金寨县依界岭分水,省内东邻罗田县,南接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西与红安县毗连,距黄冈市110千米,总面积3747平方公里。 麻城市
麻城气候兼南方和北方的某些特点,为南北兼有的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山区、丘陵、平原各异。太阳年辐射总量112.5千卡/平方厘米,为全省最高值,年日照时数1634.4—2153.0小时,日照百分率37—48%,光能利用潜力较大。年平均温度16.1℃,无霜期250—270天,≥10℃积温4700—5162℃;年降雨量多年平均为1111.2-1688.7毫米,但四季各月分布不均,雨季多集中在夏季,境内溪流密布,山涧众多,1980条多条大小河流汇成纵贯境内的举水和偏东边的巴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7.7139亿立方米,偏枯水年11.6496亿立方米,特枯年6.4011亿立方米。总之麻城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较长、积温较高等特点,属于全省气候要素较好的县市之一,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同季。
麻城地形地貌图麻城三面环山,东、北、西三部分山脉相连,群峰突起。东部和东北部为高山,西南低,由东向西南倾斜敞开,是高山—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平原逐渐下降的阶梯式地形。东北的高山康王寨是全市最高点,海拔1337.1米;中南边缘的乌龙寨是全市最低点,海拔25米。地形地貌多姿多彩,平原、丘陵、山区、水域兼有,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大别山脉环绕于本市东及北部边缘地带,境内主峰康王寨雄踞鄂、皖边界,由此沿市境东北边缘及境内向西南纵深及西部边缘延伸出七条山脉,形成全境东、北、西三面山脉相连,群峰逶迤的地貌特征。
麻城溪流密布,1580余条大小河流汇成纵贯南北的举水、巴水水系,以龟峰山为分水岭,一西一东分别流注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