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最东边的一个县。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奇台县以东,巴里坤县以西,南倚天山与鄯善县隔山相望,北与蒙古国交界,下辖3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县城距乌鲁木齐市27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22171平方千米, 2019年,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有户籍人口86228人。 “木垒”,清代又写作“穆垒”,系匈奴语“蒲类”的转音。 木垒在西汉时为蒲类国地。盛唐时期隶于北庭都护府下的蒲类县,唐末属高昌。宋代归西辽。元代为蒙古族的游牧地。清代隶于镇西府。民国六年(1917年)设木垒河县佐。民国十九年(1930年)升格为县。1954年成立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属迪化专区管辖。1958年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境内有鸣沙山、胡杨林、森林公园、龙王庙、原始村落等旅游景点。 2019年,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402519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01331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360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46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795万元。 2021年11月,第三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发布日期:
2025-03-12 16:43:14
发布日期:
2025-03-12 14:52:00
发布日期:
2025-03-09 12:23:34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东270千米处,地处天山东段北麓,准格尔盆地东南缘,跨东经89°56′~92°16′,北纬43°14′~45°16′,东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密市为邻,西与奇台毗邻,南与鄯善县隔山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国界线长约150公里。 南北最大长度为19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为138公里,总面积为22171平方公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地处阿尔泰构造带,博格达构造带和准噶尔地块交汇处,在不同构造的作用下,形成了山地、山前丘陵、平原戈壁和沙漠等地貌类型。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在与巴里坤县之间有240公里的荒漠地带,人烟稀少,基本无人为耕种,是天然的病虫传播屏障,木垒县三面环山,南部博格达山海拔2500~5000米,北部北塔山和大小哈甫提克山海拔1500~2000米,东部蒙罗克山和青居吕山海拔1500~2000米,中部是霍景湟期辛沙漠海拔700~1000米,成为南北东三面高,中部低的半壁盆地,山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盆地由东向西倾斜,在地貌上可分为山地、丘、平原、沙漠四个不同单元。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地处北疆温带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5~6℃,大于10℃有效积温2600℃,气温的日较差较大,年较差较小。年均降294.9毫米,降水的年际变幅和月际变幅较大,最高年份达571毫米,最低年份158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往往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期6月下旬出现严重的“卡脖子”旱,年日照时数3037小时,年蒸发量2207.6毫米,无霜期139天,在气候表现为冬季长而偏暖,夏季短而偏凉。有效积温偏低,无霜期偏短,光照充足的特点。
木垒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六条河流:英格堡、水磨河、东城河、木垒河、博斯坦河。均属山溪性河流,发源于天山山脉博格达北坡。另有16条泉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