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地处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呼包银能源金三角、宁夏沿黄城市带等经济区前沿地带,距银川河东机场60千米,距宁夏惠农陆路口岸30千米,介于东经105°57′42″-106°58′02″、北纬38°36′18″-39°51′13″之间,是石嘴山市唯一的建制县。下辖13个乡镇,县域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罗县常住人口为274206人。 平罗县是历史文化古城,以发展商贸流通、轻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科技环保型产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是西北的鱼米之乡,享有“塞上小江南”的美誉。名胜古迹有玉皇阁、钟鼓楼、田州塔和沙湖旅游景区。2015年11月,平罗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8年10月,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18年12月2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19年,平罗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7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2.5亿元,同比增长8.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4.6亿元,同比增长7.2%。
发布日期:
2025-03-10 16:14:00
发布日期:
2025-03-09 09:04:00
发布日期:
2025-03-01 23:36: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平罗县位于宁夏银川平原北部、黄河中下游,地处东经105°57′42″-106°58′02″、北纬38°36′18″-39°51′13″之间,东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相邻,西以贺兰山分水岭为界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南与银川市贺兰县比邻,北与石嘴山市惠农区相连,县域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 平罗县
平罗县地貌地形可分为贺兰山区、山前洪积扇区、西大滩碟形洼地、冲积平原区、灵盐台地和河滩区六大地貌单元。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贺兰山区海拔在1250米—2800米之间,多为石质山区,山势陡峭、植被稀疏,沟道发育,土壤平均厚度40厘米。中部平原地区沟渠纵横,湖泊沼泽繁多。东部黄河右岸为沙漠、山地、小部分黄河冲积平原。
平罗县四季分明,属于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升温快;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短暂,降温快;冬季干冷,雨雪稀少。日照充足,温差大,蒸发强烈。年平均气温2.8℃—16.0℃,年极端气温28.2℃—38.9℃。历年平均降水量173.2毫米,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为80.5毫米。平均日照时数为3008.6小时,日照时数最多的时段是5—6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55毫米,蒸发最多的月份是5月。由于本地气候干旱,受季节影响较大,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近10倍。空气相对湿度为55%,平均地面温度为11.9℃,平均霜冻期为194.6天,无霜期为171天。平均冻土深度为70.4厘米,平均风速2.0米/秒,风向为西北风或北风。
主要河流黄河:在石嘴山市境内长146 千米,黄河自南从平罗县南端进入到惠农区出境,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1亿立方米/年(1957—1980年),洪峰期均值流量为3440立方米/ 秒,枯水期均值流量为491立方米/秒(1943—1977年),输沙量 0.953亿吨/年(1967—1977年)。矿化度 0.424克/升(1943—1973年)。都思兔河: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与内蒙古交界处,属于黄河水系,发源于内蒙古鄂托期海流兔八一农场,全长 16 千米,流域面积 8326 平方千米,流经平罗县红崖子注 入黄河。境内长 9.5 千米,年径流量 1408万立方米,大洪峰 期流量为 234立方米/秒(1968年8月24日),1976年估算洪峰期流量为280立方米/秒,含沙量13.3万吨,年输盐量6.05吨,矿化度0.424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