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马莲河中上游,东邻合水,西濒蒲河与镇原县相望,南和西峰区毗邻,北与环县、华池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6′32″—108°05′49″,北纬35°42′29″—36°17′22″。截至2020年,庆城县辖9镇6乡2个办事处 ,总土地面积2692.6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庆城县常住人口235154人 。 庆城县古为禹贡雍州之地,是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被评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2月,经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庆城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批准退出。 2020年,庆城县实现生产总值78.9亿元,增长6%(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计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23.2亿元,与上年持平。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9年的11.7:58:30.3调整为13.9:56.7:29.4 。
发布日期:
2025-03-12 09:18:37
发布日期:
2025-03-11 16:38:11
发布日期:
2025-03-11 10:00:17
发布日期:
2023-11-13 14:00:00
发布日期:
2023-11-13 14:00:00
庆城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马莲河中上游,东邻合水,西濒蒲河与镇原县相望,南和西峰区毗邻,北与环县、华池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6′32″—108°05′49″,北纬35°42′29″—36°17′22″。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56公里。总土地面积2692.6平方公里。
庆城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中部地带,全县除驿马镇、桐川乡有部分较宽塬面外,其余塬面支离破碎,川、台狭小,山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呈残塬沟壑与丘陵沟壑地貌类型,全县海拔1011-1623米。 庆城县地形分为三大自然地貌:董志塬残塬区,位于县南,包括驿马、白马、赤城、高楼4乡镇,面积594.6平方公里;残塬河谷区,位于县中、东部及西部部分地区,包括庆城、南庄、玄马、卅铺、蔡家庙、翟家河、马岭7个乡镇,面积934平方公里;丘陵沟壑区,位于县西北部,包括桐川、土桥、太白梁、蔡口集4个乡,面积1164平方公里。 庆城县大部分山脉从北向南呈叶状分布,形成大小支脉百余道。东北部洛河与马莲河二水间山脉属桥山山脉,主要有马岭、风凰山、节义峰、太平山、寡妇山、迎凤山、斩断山等。西部从环县入境至董志塬的马莲河与黑河二水间为太白山脉,主要有太白梁、抚琴山、清凉山等。
庆城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537.5毫米,年平均气温9.4℃,无霜期150天 。春季回暖快,风沙多,天气多变,多显春旱,春分后,天气转暖,3月下旬解冻,4月上旬终雪,中旬闻雷,下旬终霜,5月中旬开始降雹。夏季高温多雨。高温时段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摄氏21.6以上。6月多小雨阵雨和冰雹,7月雨量增加,8月出现相对雨峰。立秋后,气温下降,雨量增加,天高气爽。雨季多集中在9—10月之间。冬至前后进入严寒期,为50至70天,封冻期在12月中旬至次年3月上旬,最大冻土深度53厘米。
庆城县位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黄土层达100米以上,绵而深厚,质地均一。土壤分4个土类,4个亚类、13个土属、29个土种。土壤均属微碱性,有机质含量低,钾有余,氮缺,磷极缺。土壤分布为:南部董志塬区驿马、白马、赤城、高楼4个乡镇以黑垆土为主;东北部残塬河谷区玄马、马岭、卅铺、庆城、南庄5个乡镇以黄绵土、黑垆土、淤积土为主;西北部丘陵沟壑区太白梁、蔡口集、土桥、桐川、翟家河、蔡家庙6个乡以黄绵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