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 。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00公里,是中国大陆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介于东经122°08’—122°42’、北纬36°45′—37°27′之间,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海岸线曲长达491.9公里;辖3个区、12个镇、10个街道,面积1526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荣成市常住人口714211人。 早在新石器时代,荣成就有人类聚居。西汉始置不夜县,属东莱郡。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先后两次来荣筑桥立祠、观海祀日,汉武帝也曾前来拜日主。截至2016年底,拥有国家4A级景区3处、3A级景区11处、2A级景区1处。2018年1月,荣成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2020年,荣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2亿元,同比增长2.0%。
发布日期:
2025-03-12 10:16:00
发布日期:
2025-03-10 16:00:00
发布日期:
2025-03-09 16:00:00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介于东经122°08’—122°42’、北纬36°45′—37°27′之间,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海岸线曲长达491.9公里。东与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韩国最近的地区。全市土地总面积1526平方公里。 荣成市
荣成市地层由北西向南东由老至新,受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广泛分布于丘陵地带。地处胶东地盾胶北隆起的东端、乳山—威海复背斜的东南翼。乳山—威海复背斜为胶东地区古老构造形式,是一较大规模强烈构造带,对胶东地区东部构造具有骨架定型作用。由于多次受到岩浆岩活动的影响,境内褶皱形态受到严重破坏,褶皱不甚发育,仅为一南东向倾斜的单斜。断裂较为发育,以破碎带为基本形迹。
荣成市地处胶东低山丘陵区的东端,海拔虽不甚高,但地形复杂,群山连绵、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有山地、丘陵、平原三种地貌类型,其中山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3.5%,丘陵占50.4%,平原占16.1%,山脉大都呈东西走向。北部的伟德山和南端的槎山,基岩主要由花岗岩类组成,构成了本市主要的山区;丘陵广布,经长期剥蚀形成平岗浅谷,海拔多在200米左右;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多呈狭窄带状;海岸多为岩岸,曲折多湾,陆上山丘直插入海,形成陡峭的海岬或海蚀阶地;山谷则形成港湾,湾内冲积物大量堆积,沙坝绵亘。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呈马鞍形,平均海拔25米。较大河流的发源地以伟德山为主,在市境北部成为分水岭。
那香海景区荣成市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大陆度为53.1,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因三面环海,受海洋调节显著,海洋性气候特点表现突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季风明显、空气湿润、降水集中等特点。日照时数年平均日照2578.5小时,日照率为60%。境内年均气温11.3℃,与同纬度内陆相比,冬温高,夏温低,春温低于秋温。境内受海洋影响强烈,空气湿度较大,年平均为12.2毫巴。
荣成市属沿海边缘水系,很不发达,多为季节性间歇河,源高、流短、涨快、退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流域内平均含沙量1.38公斤/平方米,输沙模数为524吨/年平方公里。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02条,干流总长度469.9公里,集水面积1150.2平方公里,其中集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