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简称“商”,河南省地级市,商丘介于东经114°49'-116°39',北纬33°43'-34°52'之间,东西横跨168千米,南北纵贯128千米,东望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西接河南开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北临山东菏泽、济宁。商丘市总面积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6.4%,区域面积10704平方千米 。截止2020年末,商丘市户籍人口总数1009万人。 商丘市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态类型的特征,分为黄河冲积平原、淮河冲积平原、剥蚀残丘三大类型区,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 商丘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商丘市属淮河流域,分属洪泽湖、涡河、南四湖三大水系。 商丘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商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有“殷商之源”的美誉。 2020年,商丘市生产总值2925.33亿元。
发布日期:
2025-03-04 14:30:00
发布日期:
2025-03-04 14:30:00
发布日期:
2025-03-04 05:15:00
商丘介于东经114°49'-116°39',北纬33°43'-34°52'之间。东西横跨168千米,南北纵贯128千米,东望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西接河南开封,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北临山东菏泽、济宁。商丘市辖区面积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6.4%,区域10704平方千米。 商丘市
商丘市域平原面积10623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9.24%。商丘山丘面积81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0.76%;区域总面积10704平方千米 。商丘除永城市境内有小面积孤山残丘外均为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为30米~70米,坡降为1/5000~1/7000。历代由于黄河多次泛滥和改道,加之长期雨水、风力等自然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形成了许多沙丘、滩地、背河洼地、湖洼地等相互交错分布的平原地貌,按成因可分为剥蚀残丘和沉积堆积两种类型。商丘市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态类型的特征,分为黄河冲积平原、淮河冲积平原、剥蚀残丘三大类型区,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 商丘市中心城区
商丘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风多日暖,干旱少雨;夏季受偏南风影响,炎热多雨,水热配合较好,适宜农作物生长,但亦间有阵雨、冰雹带来危害;秋季雨量偏少,日照充足。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候平均气温10℃以下为冬季,22℃以上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季。商丘市冬季较长,夏季次之,春、秋两季明显较短。 商丘市市区多年来平均年降水量711.9毫米,相应降水总量5913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76.8毫米,径流总量640.5万立方米。 柘城容湖
商丘市属淮河流域,分属洪泽湖、涡河、南四湖三大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骨干河流有涡河、惠济河、沱河、黄河故道、浍河、大沙河、王引河等。河流大多呈西北东南流向,大致平行相间分布,多属季节性雨源型,汛期遇大雨、暴雨,河水猛涨,洪峰显著,水位、流量变化很大。 (梁园区)商丘市人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