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县,忻州市辖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地跨东经111°—112°18′,北纬38°56′—39°24′之间。辖区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 始建于春秋时期,历史悠久,东北隔内长城与朔州为邻,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宁武县为界,西与五寨县毗连,北与偏关县的大部分和平鲁区的部分接壤。 神池县是典型的农业县,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等。乡镇企业和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产品有煤、水泥、铝矾土等。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神池县常住人口75757人。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2019年4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神池县退出贫困县。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神池县为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2019年,神池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345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1920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67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0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254万元。
发布日期:
2025-03-12 21:37:50
发布日期:
2025-03-12 10:58:00
发布日期:
2025-03-12 10:57:54
神池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踞管涔山北麓。地跨东经111度—112度18分 ,北纬38度56分—39度24分之间。南北长约53公里,东西约50公里。辖区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 东北隔内长城与朔州市为邻,东南和南部分别以管涔山脉的摩天岭、高卯山、草垛山与宁武县为界,西与五寨县毗连,北与偏关县的大部分和平鲁区的部分接壤。神池县
神池地貌神池县境内受洪涛山山脉和管涔山山脉走向控制,东高西低。其地貌具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类型。丘陵面积广阔,约占神池县总面积的88%以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300—1600米之间。平川地区约3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3%;丘陵区面积525.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5.7%;山地面积为623.5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43%。神池县地表支离破碎、起伏悬殊,最高的草垛山海拔2545米,最低海拔1254米,高差达1291米。县城海拔1508米。
神池县境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且多风,夏季温和无酷暑,秋季凉爽多连雨。年平均气温4.6℃,一月最冷,平均气温-13℃,七月最热,平均19℃,年平均降水量为481.3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16.7小时,无霜期平均110天。境内常年多刮偏西风,年平均风速4.1米/秒。神池县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798-2848小时。总的气温趋势是由东向西升高,由盆地向山地降低。神池县大部分地区降水量界于410-450毫米之间,地区降水分布总的特征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年内降水分布为冬季最少,春季次少,夏季高度集中,秋季又明显减少。神池县大部分地区平均无霜期界于90-130天之间,其分布趋势为西北长、东南短,盆地长、山区短。当地有“十年九旱,风大沙多”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
神池县境内有朱家川河(主河道长60.6公里)、县川河(主沟长35.5公里)、野猪口河(主沟长20公里)、涧口河(主沟长6.7公里)4条季节性河,皆由东向西注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