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位于皖南地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8°15′—118°53′,北纬29°30′—30°7′之间,总面积2122平方千米。北与宣城市绩溪县和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交界,东南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衢州市开化县毗连,西南与黄山市屯溪区、休宁县相邻,西北与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接壤。地处皖南山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歙县常住人口为362962人。 2020年,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15亿元。 歙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先后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荣誉称号。境内的徽州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 歙县有徽州古城、鲍家花园、新安江山水画廊、雄村、棠樾牌坊群、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谯楼、忠烈祠坊、渔梁坝、郑氏宗祠、竹山书院、许村古建筑群、新安碑园、斗山街等景点。
发布日期:
2025-03-13 07:35:38
发布日期:
2025-03-13 01:51:04
发布日期:
2025-03-12 09:13:28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东经118°15′—118°53′,北纬29°30′—30°7′,属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东北与绩溪县和浙江省临安区交界,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开化县毗连,西南与屯溪区、休宁县相邻,西北与徽州区、黄山区接壤。 歙县
歙县地处皖南山区,境内雄峰挺拔,峻岭逶迤,丘陵起伏,溪谷纵横,地貌多样,有黄山山脉高耸于西北,天目—白际山脉屏障于东南,并以渐江、新安江谷地和练江谷地为两大山系的接合部。全县山岭面积1105.9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3.34%;丘陵面积1307.5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51.24%。境内最高点天目山脉清凉峰,海拔1787.2米,最低点县南街口,海拔110米,相对高差1677.4米。
歙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4℃,年降水量1477毫米。区域分配沿河谷、平贩一带高,南、北山区低,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为—12.7℃(出现于1970年1月15日);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7.9℃,极端最高气温为40.8℃(出现于1978年9月3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大于等于10℃,80%保证率的初日在3月15日,终日在11月15日,持续236天,积温为5174.7℃。
城内斗山街(2张)歙县境内地表水主要是河水,也有部分山峰顶部的天池、天湖水;地下水有孔隙水、岩溶水和裂隙水。歙县水资源总量为22.13亿立方米,均由大气降水补给,其水文特性深受地形、气候影响。山地、谷地与其过渡地带之间,年降雨量的差值分别为250毫米和200毫米;而丰水、枯水与其过渡季节之间,季降雨量的差值则分别为350毫米和220毫米。降雨量的地域、季节分配,差异显著。歙县地表、地下水,属山泉、矿泉水,已发现含锶偏硅酸等多种优质矿泉水。 歙县河流,按地形和流向,可分发源于西北部黄山山脉、东北部天目山脉、东南部白际山脉三部分。其中,除富溪乡滔湖山的湖水流入香溪,属青弋江水系外,其余均汇流新安江,统属新安江水系。新安江自徽州区入境,纳练江、昌源河等支流,曲折东南流,于街口流入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