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隶属重庆市。地处长江上游南岸、重庆东部、三峡库区腹心,是以古代巴人为主体,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土家族栖息地之一。 东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南临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靠重庆市丰都县,西北连重庆忠县,北与重庆市万州区接壤。总面积3014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石柱县下辖3个街道、17个镇、13个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389001人。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国家园林县城 、国家卫生县城 、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 、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 、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19年4月,重庆市政府批准石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石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05亿元,可比价增长2.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31.3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48.63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91.12亿元,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3:28.4:53.3。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5.02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55.6%。旅游产业增加值7.63亿元。“大康养”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4080元。
发布日期:
2025-03-03 16:01:25
发布日期:
2025-03-03 03:19:46
发布日期:
2025-03-03 03:07:11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石柱县地处长江上游南岸、重庆东部、三峡库区腹心,介于东经107°59'-108°34'、北纬29°39'-30°33'之间。东接湖北省利川市,南临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靠重庆市丰都县,西北连重庆忠县,北与重庆市万州区接壤。县境南北长98.30千米,东西宽56.20千米,总面积3014平方千米。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石柱县地处渝东褶皱地带,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呈起伏下降。县境为多级夷平面与侵蚀沟谷组合的山区地貌,群山连绵,重峦叠嶂,峰坝交错,沟壑纵横。地表形态以中、低山为主,兼有山原、丘陵。西北方斗山背斜、东南老厂坪背斜,顺北东、南西近似平行纵贯全境,形成“两山夹一槽”的主要地貌特征。 按海拔高度分为中山、低山、丘陵3个地貌大区:海拔1000米以上为中山区,面积为1940.4平方公里,约占石柱县幅员的64.4%;海拔在500米~1000米的为低山区,面积有885.1平方公里,约占石柱县幅员的29.4%;海拔在500米以下的为丘陵区,面积为187平方公里,约占石柱县幅员的6.2%。海拔相对高差1815.1米,最高点为黄水镇大风堡(1934.1米),最低点为西沱镇陶家坝(119米)。按类型分为黄水山原区、方斗山背斜中山区、老厂坪背斜中山区、石柱向斜低山区、西沱向斜丘陵区5个地貌单元;单个地貌主要有山、岭、洞、坪、槽、沟散布石柱县境内。
石柱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特点。日照少,气候垂直差异大,灾害性天气频繁。年平均温度16.5℃,极端高温40.2℃,极端低温-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