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酒泉市东部,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东与高台县及肃南县接壤,南倚祁连山与肃南县交界,西与嘉峪关市毗邻,北抵金塔夹山与金塔县相连。总面积3386平方公里 ,辖15个农村乡镇,21个城市社区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肃州区常住人口455611人 。 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2021年度《甘肃蓝皮书》,获甘肃县域综合竞争力“十强县”。 2020年,肃州区生产总值(GDP)203.71亿元,比上年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17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49.62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118.92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2:24.4∶58.4。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
发布日期:
2025-03-11 08:37:16
发布日期:
2025-03-11 06:47:41
发布日期:
2025-03-10 19:38:28
发布日期:
2024-03-01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1 08:00:00
肃州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酒泉市东部,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东与高台县及肃南县接壤,南倚祁连山与肃南县交界,西与嘉峪关市毗邻,北抵金塔夹山与金塔县相连。东西长104公里,南北宽84公里,总面积3353.74平方公里。 肃州区
肃州区地处蒙新荒漠地带,地理纬度和海拔比较高,属河西走廊平原“扇顶—扇裙—扇缘”三阶地带,境内无山,平坦开阔,地势西南部高而东北部低,略呈倾斜,平均海拨1360米。
肃州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的整体特征为: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肃州区年平均气温7.3℃,七月份最高平均为21.8℃,元月份最低平均气温为-9.7℃,低于零度的时间为128天。肃州区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雨量集中,降水为48.4mm,占全年降水量的56.7%;冬季雨雪稀少,降水为5.3mm,占全年降水量的6.2%。降水由北向南随地势的增高而增大,境内海拔每升高100m,降水增加5.09mm,年平均降水量87.7mm。年平均蒸发量为2148.8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6%。肃州区日照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33.4h,比同纬度的北京多246.5h,平均每天可照射时数8.3h,年日照百分率为68%。太阳辐射强度大,年总量为145.6千卡/平方厘米,与同纬度的北京相比多11.4千卡/平方厘米,月总量为16.0千卡/平方厘米。肃州区无霜期短,早霜初日平均为9月24日,最早9月18日,最晚10月16日,相差28天;晚霜终日平均为主5月16日,最早4月14日,最晚5月22日,相差38天,无霜期平均130天,最长151天,最短105天。肃州区多大风和干热风。风向为西北季风,全年平均风速2.4m/s,8级大风平均17.1天,最多达40天,3、4、5月平均8.9天,最多达25天,6、7月多干热风。
肃州区境内有讨赖河、洪水河、红山河、观山河、丰乐河等六条内陆河流,属于黑河水系的支流,均发源于祁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