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介于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之间。 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 总面积809.93平方公里。 太仓市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秋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截至2020年4月,太仓辖6个镇、2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 市政府驻娄东街道县府东街99号。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太仓市常住人口为831113人,占苏州市的6.52% 。 明弘治十年(1497年)建太仓州;民国元年(1912年)定名太仓县;1993年3月,撤县建太仓市。 太仓境内有金仓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太仓现代农业园、太仓沙溪古镇、弇山园等旅游景区。 被授予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卫生城市(区)、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等荣誉称号。 2021年,太仓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4.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82.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67.69亿元,三次产业占比1.5:49.7:48.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54万元。
发布日期:
2025-03-04 19:35:19
发布日期:
2025-03-03 16:15:27
发布日期:
2025-03-03 12:57:36
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介于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之间。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 总面积809.93平方千米,其中陆域面积665.96平方千米。 太仓市
太仓市地处下扬子准地台东部。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除了随同整个下扬子准地台大规模的海浸海退外,地壳变动不大。境内地质构造较为简单,主要由湖(州)苏(州)断裂斜插北部鹿河一带越江而过,呈西南往东北向构造。岩浆活动极为贫乏,仅在陆渡桥钻孔101-460米处见及玄武岩。 太仓市地表全为第四系浮土掩盖。在第四系之下由新到老尚有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等地层,各层次分布情况为:第四系冲积层,遍布全县,厚度大于97米;第三系红层,主要分布于县城到毛观音堂(今新毛米厂)一带,厚度大于300米;白垩系上统红层,主要分布于县城到毛观音堂及璜泾一带,厚度大于1000米;侏罗系上统火山岩,主要分布于沙溪、归庄一带及县城至茜泾一线以南,厚度大于1000米;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于时思、九曲、老闸、岳王、牌楼、浮桥等地的范围内,厚度大于4000米。
太仓市全境地势平坦,自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在历史习惯上,以盐铁塘为界,西部为古泻湖平原中的低洼圩区,东部为三角洲平原中的沿江平原。农业区划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吴塘为界,西部为低洼圩区,东部为沿江平原。地面高程:西部为2.4-3.8米(基准:吴淞零点,下同),东部为3.5-5.8米。
太仓市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支配。冬季受北方冷空气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气为主;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春、秋季是季风交替时期,天气冷暖多变,干湿相间。 太仓市年平均气温15.3℃,最高年16.2℃(1961年),最低年14.7℃(1969、1980年)。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7℃;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2.8℃。年较差24.9℃,年平均日较差8.2℃。气温最高的两天是1966年8月7日和1978年7月8日,均为37.9℃;气温最低的一天是1977年1月31日,为-11.5℃。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的高温日年平均6天,最多年15天(1967、1971年);有三年(1968、1973、1982年)没有出现≥35℃的高温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5℃的低温日年平均7天,最多年20天(1962-1963年度);两个年度(1959-1960、1974-1975年度)没有出现≤-5℃的低温日。 美丽乡村(6张)太仓市年平均降水量1017毫米。最多年降水量1564毫米(1960年),最少年619毫米(1978年)。年平均雨日(日雨量≥0.1毫米日数)130天。降水最多的一天是1960年8月4日,日雨量229.6毫米。汛期(5-9月)雨量609毫米,占全年雨量60%。梅雨量(6月15日-7月10日)195毫米,占全年雨量19%。 太仓市全年降水量以4-9月份为多,每月都大于100毫米。以6月最多,为155毫米,占全年总雨量15%;9月次多,为129毫米,占全年总雨量13%;12月和1月最少,均为36毫米,两月合计占全年总雨量7%。 太仓市全年可照4423.7小时(闰年4438.7小时),实际日照时数2013小时,占可照时数45%。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2280小时(1978年),最少年1687小时(1970年)。以8月最充足,月平均245小时,占可照时数60%;2月最少,月平均126小时,占可照时数40%。
按省划定界线,属太仓市境的长江江面为170.17平方千米。江岸线北起白茆口,由西北而东南经鹿河、璜泾、时思、浮桥、茜泾、浏河6个乡镇,至浏河镇阅兵村姚家宅,与上海市跃龙化工厂北围墙交界,全长近39千米。江面宽度:最北点,江堤至主航道中心线约6.25千米;最南点,江堤至主航道中心线约7.25千米。 太仓市为太湖流域阳澄地区泄水尾闾,境内河流稠密,塘浦纵横交叉。旧志概括为“七里纵一浦,十里横一塘,纵连海势,横贯支脉,水性然尔。”现有大小河流4110条,总长度4213.4千米。主要河流,东西向的自南而北排列的有浏河塘、杨林塘、七浦塘、浪港、鹿鸣泾、荡茜泾、钱泾、新泾等8条通长江;南北贯通的自西而东排列的有吴塘、盐铁塘、半泾、十八港、江申泾、石头塘、米场河、杨家浜等8条。 太仓市属松散岩类孔隙含水组中三角洲含水岩组,地下富水性弱。省测定代表性水点:孔深103.2米,水头埋深41米,含水层顶板埋头65.2米,每小时涌水量10.4吨。据太仓自来水厂(城厢镇)的测量资料证明,地下含水量并不富裕,水质欠佳,单井出水量每小时25-60吨。 第一层水埋深70-95米左右,水质较差,有微土气,硬度稍大于标准;氯化物超标4倍以上,氨氮超标3倍左右,单井出水量每小时60吨。第二层水埋深140米左右,水质含汞量超标,高硬度水,单井出水量每小时25吨。第三层水埋深180米左右,除汞、铅超标外,其余均小于允许标准,单井出水量每小时30吨左右。第四层水埋深在180米以下,除铜、锰超标外,还有异臭味,不宜作生活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