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安徽省县级市,由滁州市代管,位于安徽省东部,除一面与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外,三面被江苏高邮市、仪征市、六合区、金湖县、盱眙县五县市区环抱,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县级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轴双核两翼产业格局中的两翼之一,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 天长幅员面积1770平方公里,2020年,天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92791万元 ,下辖14个镇、2个街道。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天长常住人口为603780人。 有朱寿昌、宣鼎、王贞仪、戴兰芬等历史名人,一代名相包拯曾在此就任县令。天长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商品油基地县(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天长地处华东腹地,南临长江,北枕淮河,东临高邮湖,西傍京沪铁路,205国道——宁连高速公路以及宁淮高速公路纵贯境内。水路经高邮湖直达沿江、沿海各大港口。天长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重要的配套加工业生产基地 ,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20年5月,被列入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发布日期:
2025-03-04 08:38:35
发布日期:
2025-03-02 20:46:39
发布日期:
2025-03-02 18:29:18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及滁州市东部,高邮湖西岸,介于东经118°39′19″至119°13′23″,北纬32°27′36″至32°57′36″之间,市境西南部与安徽省来安县相连,其他三面均被江苏省环抱,东、东北隔湖与高邮市相望,东南、南、西南分别同扬州市、仪征市、南京市六合区接壤,北与金湖县、盱眙县毗邻。境内东西宽53公里,南北长约56公里,幅员面积1770平方公里。有安徽“飞地”之说,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 天长市
天长市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旱、雨季分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多年平均降水量1073.5毫米,多年平均气压1014.5毫巴,多年平均日照1972.9小时,夏、秋季日照较多,冬、春季较少。2019年,天长市年总降水量为670.9毫米,较常年偏少37.5%;年平均气温16.0℃,较常年偏高0.7℃;总日照时数为2046.9小时,平均每日5.6小时,总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74.0小时。6月17日入梅,7月20日出梅,入梅接近常年,出梅较常年偏晚11天,梅雨期偏长,但雨量偏小,梅雨期总降雨量124.7毫米,较常年偏少53.1%。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台风、干旱、低温冰冻、高温等极端天气。
天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成簸形倾向高邮湖,属高洼起伏、岗圩交错的丘陵地带。丘陵区高度多在100米以内,占土地总面积0.8 %,岗区分布于丘陵与平原之间,相对高度一般为20-50米,占土地总面积30%,平原区海拔高度在4-4.5米之间,占土地总面积69%。 天长城区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步降低,成簸箕形倾向高邮湖。地区地面标高在7-25米之间,局部地区低于7米。
天长市境内河流为淮河入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7条,分别是新白塔河、老白塔河、铜龙河、杨村河、秦栏河、川桥河、王桥河,流域总面积2609平方千米,河流总长度428千米。主要湖泊有高邮湖、沂湖、洋湖,高邮湖为省际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