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预警风云>> 城市预警>> 淮南天气预警>> 田家庵区天气预警

淮南田家庵区最新天气预警信息

田家庵区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位于淮南市东部,东接大通区,南连谢家集区,西和八公山区毗连,北靠潘集区,是淮南市的主城区和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行政区划面积255.7平方公里。 截至2020年5月,全区辖5个乡镇(三和镇整体托管至淮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9个街道,86个社区、28个行政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田家庵区常住人口为730078人。  2020年,田家庵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81.2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37.5亿元,增长1.3%。三次产业比例为1.7:25.0:73.2。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为54836元(按2020年底汇率基准价计算约合8382美元)。  田家庵区著名景点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一龙湖公园。 

淮南市气象台解除寒潮黄色预警[III级/较重]

发布日期:

2025-03-04 08:09:47

淮南市气象台2025年03月04日08时09分解除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说明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说明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寒潮工作;   2.注意添衣保暖,照顾好老、弱、病人;   3.对牲畜、家禽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及有关水产品、农作物等采取防寒措施;   4.做好防风工作。

淮南市气象台解除强对流黄色预警[III级/较重]

发布日期:

2025-03-02 18:05:36

淮南市气象台2025年03月02日18时05分解除强对流黄色预警信号。

淮南市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III级/较重]

发布日期:

2025-03-02 12:31:28

淮南市气象台2025年03月02日12时30分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我市潘集、山王、安成、唐山、毛集等乡镇及其附近区域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并可能伴有雷电、8级左右的大风和短时强降水,请注意防范!

田家庵区主要区域预警

温馨提示:国家预警信息只发布至区县级,区县下辖乡镇预警信息包请查看上级区县预警
淮南田家庵区田东街道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新淮街道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淮滨街道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公园街道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国庆街道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泉山街道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龙泉街道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朝阳街道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舜耕镇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安成镇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曹庵镇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三和镇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史院乡预警信息

淮南田家庵区地理环境介绍

  • 田家庵区位置境域

    田家庵区位于北纬32°32′45″~32°41′09″与东经116°54′12″~117°03′02″之间。地处淮南市东南部,淮河中游南岸、舜耕山中段南北,东与大通区毗邻,东南与合肥市长丰县接壤,南与寿县隔瓦埠湖相望,西与谢家集区为邻,北濒淮河与潘集区划水为界。区域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32.55公里,总面积256平方公里。 是淮南市的主城区和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 田家庵区

  • 田家庵区地形地貌

    田家庵区境内有山丘、岗地、湾地三类地形,分为丘陵、河谷平原两大单元。田家庵区丘陵属于江淮丘陵的一部分,东至西隆起不连续的低山丘陵,环山为一斜坡地带,宽约500米~1500米,坡度10°左右,海拔40米~75米;斜坡地带以下交错衔接洪冲积二级阶地,宽500米~2500米,海拔30米~40米,坡度2°左右;舜耕山以北二级阶地以下是淮河冲积一级阶地,宽2500米~3000米,海拔25米以下,坡度平缓;一级阶地以下是淮河高位漫滩,宽2000米~3000米,海拔17米~20米,漫滩以下是淮河滨河浅滩。 

  • 田家庵区水文

    田家庵区有老眼水库、泉山水库、滚庄水库、十涧湖,北部抵千里淮河。十涧湖,位于田家庵区与谢家集区之间,汇聚舜耕山系西端诸山来水,与谢二矿采煤塌陷区成湖相连通,下与淮河以耿石涵相沟通。石涧湖汇水面积36.13平方公里,控制水位汛期17.3~17.5米,相应水面2.25平方公里;非汛期17.8~18米,相应水面2.62平方公里。 

  • 田家庵区气候

    田家庵区田家庵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主要气候特征是: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3~5月)。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暖空气势力不断增强。气温回升快,雨水增多。一般4~6天有一次冷空气过程,所以天气冷暖多变,时阴时晴。往往有春寒、大风、冰雹、寒潮降温和晚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春雨偏多的年份午季作物易被水渍成灾。夏季(6~8月)。高温多雨,易旱易涝,盛行东南风。6月中旬前后进入雨季,降水集中,量大势猛。一般7月上、中旬雨季结束,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常有伏旱发生。雨季来得早的年份,对午收造成严重威胁;雨季结束早的年份,又会出现持续的高温干旱;有些年份旱涝兼备、先涝后旱。秋季(9~11月)。副热带高压势力减退,北方冷高压逐渐增强。随着冷空气的一次次入侵,气温迅速降低,雨水减少。秋高气爽的天气较多,但有时也会发生秋雨绵绵的现象。冬季(12~2月)。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以东北到北风为主。气温低,降水少,晴天多。偶有暴雪。  

预警风云 保留所有权利@2018-2030 www.fengshuizhan.com 闽ICP备1202021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