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东北部、达州市中部,东北与宣汉县相邻,西南与达川区毗邻,西北与平昌县接壤。截至2021年6月,通川区辖5个街道、12个镇、1个乡。 幅员面积900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通川区常住人口为905678人。 通川区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平安建设先进区、丘陵地区先进区、乡村旅游示范区。 通川区1999年撤市设区,历为州、府所在地,是达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及各大行政部门均位于通川,有“达州之心”之称;境内有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和达渝、达陕、达万、巴达四条高速公路,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物资集散地,素有“川东北门户”之称。 2020年4月,评为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 2020年,通川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0.7亿元
发布日期:
2025-01-28 19:27:36
发布日期:
2025-01-26 22:10:32
发布日期:
2025-01-26 16:38:58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通川区位于四川东北部、达州市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0′37.5″—107°39′22.5″,北纬30°07′30″—31°27′30″;东北与宣汉县相邻,西南与达川区毗邻,西北与平昌县接壤,总面积900平方公里。 通川区
通川区处于川东平行岭谷,地势为背斜紧凑,行成低山,向斜宽敞,多形成丘陵谷地。地貌属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兼有河谷、平坝。西部铁山为长条带状,东部雷音铺山呈长垣状;凤凰山南系台坪状,均为低山。州河由东北向西南绕城而过,把通川区分为东南、北西两部分。沿河谷形成河漫滩和一、二级阶地,最枯水位海拔260米~269.9米。东部海拔高748.3米~872.6米,南部海拔高596.4米,西部海拔高1068.5米,北部海拔高790.5米,中部河谷一带较低。最高峰铁山大寨子海拔1076.8米,最低点西外镇龙家庙村农场海拔260米。
云雾缭绕通川区(2张)通川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3℃,1月平均气温6.0℃,极端最低气温-4.7℃(1956年1月);7月平均气温27.9℃,极端最高气温42.3℃(1953年8月)。最低月均气温2.5℃(1993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40.6℃(2000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5℃。生长期年平均322天。平均无霜期311.9天,最长达354天,最短为238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328.2小时,年总辐射116.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11.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0.1天,最多168天(1983年),最少117天(1966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698毫米(198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30.7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7月最多。
通川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最大河流为州河,由东北向西南流经罗江镇、北外镇、东城、西城、朝阳街道办事处,至西外镇龙家庙村出镜。通川区境内长34千米,流域面积388.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92.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16米,河滩21处。主要支流有明月江、双龙河,另有38条溪流分布于沿河流域。有中型水库莲花湖水库,有效库容67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