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市主城区中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5′~120°54′,北纬30°56′~31°21′,全区总面积22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太湖水域面积1486平方公里 ,约占太湖总面积的五分之三。 截至2019年吴中区辖7个镇、7个街道、84个村委会、103个居委会 ,区政府驻地长桥街道。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吴中区常住人口为1388972人,占苏州市的10.9% 。 秦始皇元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吴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划长洲县东南部建立元和县,与吴县、长洲三县合城而治。后又划吴县东山、西山建太湖、靖湖两厅。民国元年(1912年)复并三县两厅为吴县。 2001年2月28日,撤销吴县市,分设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 2020年,吴中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343.78亿元。
发布日期:
2025-03-04 19:45:37
发布日期:
2025-03-03 16:12:27
发布日期:
2025-03-03 12:54:57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发布日期:
2024-03-07 08:00:00
吴中区位于苏州的地理中心,北与苏州古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接壤,南临苏州吴江区,东接昆山市,西衔太湖,与无锡市、浙江省湖州市隔湖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5′~120°54′,北纬30°56′~31°21′。全境东西长92.95公里,南北宽48.1公里,全区总面积22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45平方公里,太湖水域面积1486平方公里 ,约占太湖总面积的五分之三。 吴中区
吴中区为太湖水网平原区的一部分,地势低平,水网稠密,湖荡众多。低山丘陵成岛状,分布在区内西南太湖沿岸的平原上或太湖之中,以阳澄湖为主的湖群偏集于东部,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微微倾斜。全区平均海拔约为5米,穹窿山主峰海拔341.7米,为全区最高点。
吴中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加上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和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点。
水乡古镇(20张)吴中区属长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水系的平原水网区,河港纵横,湖荡密布,为著名的水乡泽国。区域西衔太湖,东含阳澄与澄湖,北有望虞河连结长江,南有吴淞江沟通海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胥江、娄江横穿东西。20多条骨干河道汇合县内20多个湖荡形成西引太湖、东入长江的自然水系,遍布县内的塘、浦、河、港又串通其间,起着调引、蓄纳和吞吐的脉络作用,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湖荡河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