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预警风云>> 城市预警>> 襄阳天气预警

襄阳最新天气预警信息

襄阳,原称襄樊,湖北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襄阳市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260951人。  襄阳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西北部,汉江中游,是汉江流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 2021年,襄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9.43亿元。  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襄阳市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III级/较重]

发布日期:

2025-03-03 10:44:40

襄阳市气象台2025年03月03日10时44分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襄阳市区及各县市将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请注意防范。

说明

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防御说明

1.交通、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   2.驾驶人员应当注意路况,安全行驶;   3.行人外出尽量少骑自行车,注意防滑。

襄阳市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预警[IV级/一般]

发布日期:

2025-03-03 10:30:51

襄阳市气象台2025年03月03日10时30分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襄阳市区及大部乡镇将有4毫米以上降雪,积雪深度3~6厘米,请注意防范低能见度和道路积雪结冰对交通等的不利影响。

说明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说明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襄阳市气象台解除大雾黄色预警[III级/较重]

发布日期:

2025-03-03 00:00:06

说明

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说明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雾准备工作;   2.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3.驾驶人员注意雾的变化,小心驾驶;   4.户外活动注意安全。

襄阳地理环境介绍

  • 襄阳位置境域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地跨东经110°45′~113°06′、北纬31°13′~32°37′,北邻河南省南阳市,南与荆门市相邻,东接随州市,西连十堰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 ,呈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边界线全长1332.8千米。

  • 襄阳地形地貌

    襄阳市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分别为20%、40%、40%。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枣阳东部的新市镇、鹿头镇、刘升镇、吴店镇、平林镇、王城镇等,最高点是与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拔778.5米。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分布在枣阳西部各乡镇和襄阳、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东部乡镇,宜城孔湾镇八角庙村,海拔44米,是全市最低点。西部为山区,包括保康全部、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000米,是全市最高点。 襄阳市

  • 襄阳地质

    襄阳市横跨扬子准地台与秦岭地槽两个性质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以房县~襄阳~广济深断裂为界,断裂以南的保康、南漳、宜城三县全境和谷城、襄州、枣阳等县(市)的南部边缘位于扬于准地台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2%;断裂以北的老河口市和谷城、襄州、枣阳等县(市)的大部分地区位于秦岭地槽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8%。 

  • 襄阳气候

    襄阳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全市热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可以说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占400~450毫米。全年降水量为107~135天。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又由于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强的季节,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季节,故全市气候资源上的优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 

预警风云 保留所有权利@2018-2030 www.fengshuizhan.com 闽ICP备1202021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