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南、东南和西南与尚志市为邻,北和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介于东经127°54′20″—129°4′30″,北纬45°10′10″—45°45′25″之间,东西长90千米,南北宽65千米,总面积3149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延寿县常住人口为182725人。 截至2018年,延寿县下辖6个镇、3个乡、1个种畜场、1个农场。 截至2017年末,延寿县常住总人口为24.650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21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76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99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74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1.7:20.7:47.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825元。 2020年2月26日下午,批准延寿县退出贫困县。 2020年,延寿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67.8亿元,增长57.4%。
发布日期:
2025-03-12 19:05:00
发布日期:
2025-03-12 18:56:00
发布日期:
2025-03-11 14:15:00
延寿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南、东南和西南与尚志县为邻,北和东北与方正县接壤,西北与宾县毗连。县境四极:东双丫岭为尚、方、延三县交界点,西大青山为尚、宾、延三县分界处,南牛卵山接尚志县,北杨木顶子连宾县。介于东经127°54′20″—129°4′30″,北纬45°10′10″—45°45′25″之间,东西长90千米,南北宽65千米,总面积3149平方千米 。延寿县
延寿县属张广才岭隆起带西部的中间地带。地层出露不够完整,化石少,且种属单一,浮土掩盖广泛,露头不佳。尤其是上古生界的泥盆系,断层及脉岩发育,岩层支离破碎,加之有迭加变质作用的发生,地层原来的面貌已大大改变。下古生界以前地层缺失,其它各界也残缺不全。地层由老至新可分为古生带地层分、中生带地层、新生界地层。延寿县地质构造复杂。受中国东北部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张广才岭隆起)的控制,主要构造线方向为东北和东北偏北方向,其次为西北向和东西向,再次是局部的南北向构造。境内大部分被花岗岩所占据。从各时代岩层和岩体产生的形变分析,综合起来,境内地质构造可分为华夏系构造体系,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华夏式构造和东西向构造系统。
延寿县总的地势,由南、北向中部倾斜,中部又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低处海拔110米。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白垩系各坳陷盆地进一步发育,在蚂蜒河流域产生新断块式下降,形成“依舒地堑”,由西南向东北横贯县境中部,将张广才岭西坡分割为南北两个山区。中部有发源于张广才岭西坡的蚂蜒河,流经尚志县,从西南流入延寿县,沿着“依舒地堑”流向东北,又不断地搬运被侵蚀的物质,堆积不同时期、不同成因的第四系堆积物,形成蚂蜒河的各河谷平原。作为方正、延寿、尚志三县分界点,海拔958.3米的双丫山和1007.5米的套环山之间形成套。环山岭是延寿县地势最高的地方。延寿县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地质动力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新构造运动继承者的构造特点,是塑造现代地貌的基本因素。由于应力性质和强度的差异,形成4种地貌类型。 低山分布在延寿县南、北山区,山脉连绵、峰峦重迭,海拔在500米至1008米之间,多为火山岩组成。比高为300米至500米,山顶多呈尖顶状,山坡较陡。浑圆状的低山分布于外围、高平原之后缘,系侵蚀剥蚀作用形成,多由花岗岩及部分古生界变质岩系组成。靠近高山区坡度较陡,远离高山区坡度则缓。此区包括庆阳农场、中和、华炉、安山、玉河乡镇的南部和青川、新村、太平川、六团、太安等乡镇(场)的北部的大部分地方。 丘陵也叫浑圆状丘陵。分布于延寿县低山外围,高平原之后缘。海拔在300米至500米,比高150米至250米,呈微切割,山顶呈浑圆状,多由花岗岩及部分古生界变质岩系组成。靠低山区坡度较陡,为10度至15度;远离低山区坡度较缓,为3度至10度,低山区边缘沟岔较多,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山间谷地冲积小平原,大部开垦成农田。河谷发育呈“U"形,走向主要是北西向,其次是北东向,系侵蚀剥蚀形成。此区分布则西起平安、延安、玉河、寿山、安山、华炉、加信、中和乡镇中部一带,及青川、柳河、延寿镇、高台、六团乡镇自西往东的中部一带,系侵蚀剥蚀形成。 台地也叫高平原,分布于延寿县蚂蜒河谷的两侧。海拔145米至300米,分布于低山丘陵前缘,微向河谷平原倾斜。受外力切割形成,山岗相间,波状起伏,呈条状分布。宽1—3千米,高差3-15米,冲沟一般已发展成为谷坡较缓,谷底平坦的坳谷(即谷中谷)。分布地带为丘陵区各乡镇(场)前缘,近于蚂蜒河谷平原地带。这种地形是受剥蚀或堆积作用形成的。 平原也叫一级阶地。断续分布于延寿县台地前缘,一般与台地无明显界限,其上复盖一层较厚的黄土状亚粘土。海拔140米至170米,阶面略有起伏,微向河谷倾斜,前缘有一明显陡坎,高约2—3米。二级平原(高漫滩)。分布于蚂蜒河两侧及其支谷中,海拔120米至130米,地势平坦开阔,微向河床倾斜,其上复盖一层不连续的亚粘土,特大洪水可淹没,故前缘筑有人工堤。蚂蜒河高漫滩前缘有一明显陡坎,高度分别为1—4米,河曲发育,沿岸多牛轭湖,河流密布,水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漫滩上沼泽成片,两岸分为三级阶地,第一、二级阶地面积较大,是延寿县稻粮主要产区。一级平原(低漫滩),分布于东亮珠河流域及交汇于蚂蜒河一带的河床两侧。表层多由亚粘土、砂石组成,海拔116米至150米。低漫滩、牛轭湖、沼泽地最为发育,地势平坦开阔,喜水植物丛生,形成本区独特的地貌类型。总之,这三级平原区面积广阔,自西向东沿蚂蜒河谷分布,是延寿县的主要产粮区。
蚂蜒河黑龙江水系松花江右岸的一级支流,为延寿县唯一的干流,其他河流都源出于蚂蜒河两侧的山区,汇入蚂蜒河。蚂蜒河发源于尚志县亚布力境内张广才岭西坡的虎峰大岭,开始由东向西流,至苇河镇折向西北至尚志县城往东沿“依舒地堑”流向东北,贯穿延寿县中部,至加信镇利民屯汇东亮珠河,在方正县红旗乡于家屯黑河口东入松花江。全长341千米,全流域面积10727平方千米。从发源地至延寿县末端(蚂蜒河与东亮珠河汇流处)流长245.5千米。延寿境内总长96.7千米,流域面积2818.8平方千米。河道比降为1:1758,年平均流量30.5立方米/秒。 东亮珠蚂蜒河最大的支流,也是延寿县第二大河,发源于尚志县跃进林场东北张广才岭西坡,流经尚志县庆阳乡汇倒木圈河、驿马河、入延寿县境内又汇大遂河、小遂河、寒葱河,由南向北贯穿中和镇中部,沿着加信镇与方正县边界流向北,在加信镇利民村北二里汇入蚂蜒河。全长138千米流域面积2608.1平方千米,其中延寿县境内长46.7千米,流域面积630.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3.16立方米/秒,河道比降1:730。 黄泥河发源于尚志县境内的青云山西侧,流经尚志元宝镇,于延寿县延安乡以南,沿着玉河、延安乡边界流向北,在山河灌区拦河坝下游汇入蚂蜒河。全长61.5千米,流域面积1030.5平方千米。其中延寿县境内长46.7千米,流域面积217.9平方千米。河道比降为1:1333。多年平均流量6.13立方米/秒。西柳树河发源于青川乡北宾屯北与宾县交界的分水岭南坡,是山区性常年河流。由北宾屯向南,经过北安、北顺、种子站、兴隆等屯,有支流双鸭子河汇入,在光荣屯西进入延河镇界内,流向南,在延河镇东南汇入蚂蜒河。县内流路长29.3千米,流域面积316.5平方千米。河道比降1:192。多年平均流量2.31立方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