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名:ཡུལ་ཤུལ་བོད་རིགས་རང་སྐྱོང་ཁུལ།),首府驻玉树市,是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之一, 藏语意为“遗址”,是青海省第一个、中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髙东低;属典型的高寒性气候。全州总面积26.7万平方千米 ,下辖1市、5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玉树藏族自治州市常住人口为425199人。 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有玉树歌舞、藏族服饰和奇特的风俗人情,有文成公主庙和众多教派的佛教寺院,有列入新寨嘉那嘛呢石堆和岗察寺殿内宗喀巴佛像,有“三江源”、隆宝滩和可可西里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州有供旅游观光的景观、景点40余处。玉树的民俗风情独具魅力,这里有规模盛大的玉树赛马节。 2018年12月2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19年,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59.82亿元,同比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44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5.42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9.96亿元,同比增长7.7%。
发布日期:
2025-03-04 17:30:00
发布日期:
2025-02-28 18:02:19
发布日期:
2024-12-28 16:30:32
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全州总面积26.7万平方千米 ,地理坐标为东经89°27′-97°39′、北纬31°45′-36°-10′之间。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相连,边界线长724千米。西北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边界线长180千米。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边界线长240.6千米。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舭邻,边界线长176千米。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那曲市交界,青藏边界线全长2385.85千米。 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州北临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南望唐古拉山山系,东接川西高山峡谷,西连藏北高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总的地势是被两山挟持,南北高、中间低,西髙东低。全州跨4个地貌区:长江源高平原区、唐古拉山髙山区、巴颜喀拉山原区和昆仑积石髙山区,以前三区为主。冰缘地貌极为发育,约占总面积的70%以上,冻融作用强烈。从东南到西北,按髙山峡谷一高原山地一低山宽谷一丘状山原四级向上依次排列,形成山髙、沟深、滩大、谷宽的地貌。中西部和北部的广大地区多成山原状,起伏不大,以低山丘陵、宽谷、湖盆和滩地为主;中部以东、以南为髙原山地和髙山峡谷地貌。全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最髙峰布喀达板峰,海拔6860米,最低处金沙江水面,海拔3335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
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势高耸,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环境严酷,属典型的高寒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由于海拔高度达到对流层的1/3,甚至更高,大于与地球自转相适应的行星系的临界尺度,因而给大气环流以极大的影响,形成了特有的气候状况。 玉树属长日照区, 太阳辐射强, 日照日数多, 光能丰富。年日照时数分布趋势是称多、玉树、下拉秀以东地区较少, 在2500小时以下; 中部除杂多一带不足2500小时以夕卜, 其余地区在2500—2700小时之间; 莫云、扎河以西、色吾沟、麻多以北地区在2700小时以上。
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河流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一带,为向心水系,河流较短,流向内陆湖。外流河有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水系,总流域面积为237960.7平方千米。长江水系的主要河流为通天河、沱沱河、当曲(阿克达木河)、布曲(拜渡河)、尕尔曲(得列楚卡河)、冬曲、楚玛尔河、然池曲、莫曲、牙哥曲、北麓河、口前曲、色吾曲、聂恰曲、登额曲、徳曲、细曲、益曲、巴塘河、雅啱江(扎曲);黄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为约古宗列曲、扎曲、卡日曲、卡日曲西支、多曲;澜沧江水系的主要河流为扎曲、孜曲、吉曲、巴曲、热曲、阿曲、扎阿曲、尕沙河、布当曲、草曲;内流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为曾松曲、切尔恰藏布、跑牛河、库赛河。玉树州湖泊众多,全州共有湖水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咸、淡水湖287个(未包括黄河流域),湖水面积3531.34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