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是烟台市的中心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介于东经121°16'—121°25',北纬37°24'—37°38'之间,全区面积179.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芝罘区常住人口877237人。 截至2018年,芝罘区辖12个街道, 区人民政府驻向阳街道市府街76号。 芝罘区处北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气候区,全年温度适中,气候温和,季风进退有序,四季变化分明。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洋通商口岸之一,因其北部的中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芝罘岛而得名,世界权威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标称烟台即为“Chefoo”。 据白石村遗址考证,芝罘区境内早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生息繁衍。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烟台解放后,划属胶东行政区。1958年,莱阳专区、烟台市合并为烟台地区。1983年11月,撤销烟台地区,组建地级烟台市,原烟台市改为新建市的直辖市区——芝罘区。 2019年,芝罘区生产总值(GDP)为953.87亿元,比去年增长3.2%。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8.12亿元,比上年下降3.5%,财政支出37.49亿元,下降12.3%。
发布日期:
2025-03-04 14:50:00
发布日期:
2025-03-03 15:15:00
发布日期:
2025-03-02 06:10:00
芝罘区,是烟台市中心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地处东经121°16'—121°25',北纬37°24'—37°38'。东北和北部濒临黄海,北与辽宁省大连市隔海相对,系渤海之门户,东和东南与烟台市莱山区接壤,西、西南与福山区、西北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内与山东腹地相联,外与韩国、朝鲜和日本隔海相望。全区面积179.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公里。 芝罘区
芝罘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属低山丘陵区,呈现低山、丘陵、准平原、平原和海岸等多种地貌类型。西北部的芝罘岛丘陵起伏;中部奇山山脉横亘,境内最高峰大王山海拔401.70米;南、西部地势较为平坦;北部沿海地带属山地港湾型海岸,岸线曲折,山与湾相间,形成较大自然港湾4个。陆地北端的芝罘岛为全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北部海域岛屿如屏,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6个。岛岸与陆岸北南对峙,中间水面广阔、波流缓稳的浅海区,滩涂广阔。整个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呈辐射流向。
芝罘区滨海广场之夜芝罘区处北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气候区,全年温度适中,气候温和,季风进退有序,四季变化分明,大陆度为53.80%,同大连、秦皇岛、青岛等北方沿海城市相比,受大陆影响程度轻,更接近海洋性气候特点。因濒临北黄海,受海洋调节和影响,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春季温暖,秋季凉爽。年平均气温为12.6℃,年平均降雨量737毫米,相对湿度64%,空气湿润,阳光充足,气候宜人。